社会工作者习题练习

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7/11/28)
1题:个案工作过程中,收集资料阶段的工作要求包括(  )。
A.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资料
B.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C.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愿望
D.对服务对象问题进行预估
E.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
【多选题】:        

2题: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上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分析题】:

3题:村民李某向乡政府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乡政府在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前应履行一定的职责。下列做法中,不属于乡政府履行职责范畴的是( )。
A.确定实际补助水平
B.调查李某的家庭经济情况
C.核查李某的收人
D.将民主评议和审核意见进行公示
【单选题】:      

4题:退役伤残军人小易因过失犯罪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于2017年1月初刑满释放。日前,小易向民政部门申请恢复抚恤及补发抚恤金,根据《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对小易的申请,民政部门的正确做法是()
A.从2017年1月起恢复抚恤,原停发的抚恤金予以补发
B.从2017年1月起恢复抚恤,原停发的抚恤金不予补发
C.从2017年2月起恢复抚恤,原停发的抚恤金予以补发
D.从2017年2月起恢复抚恤,原停发的抚恤金不予补发
【单选题】:      

5题:根据《信访条例》,下列关于信访事项办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办结
B.信访事项依法延长办理期限不得超过30日
C.信访人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复核
D.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复查
【单选题】:      

6题: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这项规定旨在保障妇女的(  )。
A.劳动就业权利
B.婚姻家庭权益
C.财产平等权利
D.社会保障权益
【单选题】:      

7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临时救助工作要坚持(  )有机结合。
A.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自救
B.政府救助、社会帮扶
C.政府帮扶、社会救助、家庭自救
D.政府帮扶、社会救助
【单选题】:      

8题: 2009年3月1日,王某人职某公司,劳动合同约定每月10日为工资发放日。人职后的前几个月,王某的工资正常发放,但是从2009年6月起,公司开始拖欠王某工资。2009年9月15日,王某从公司离职,但其被拖欠的工资仍未获支付。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王某就拖欠工资的问题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  )前提出。
A.2009年12月10日
B.2010年3月15日
C.2010年6月10日
D.2010年9月15日
【单选题】:      

9题:某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启动流动人口劳动权益保护项目,社会工作机构在评估有劳动权益保护需要的流动人口的范围与程度时,形成了以下人口机构图(见下图)。该社会工作机构应首先将(  )作为该项目的目标对象。
A.全体人口
B.流动人口
C.从事劳动生产的农民工
D.劳动权益受侵害的农民工
【单选题】:      

10题:为了加强居民之间的沟通,社会工作者采用组织社区团体的方法,推动社区内戏曲爱好者组成兴趣小组。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做法有(  )。
A.先找几位热心的社区居民讨论此事
B.吸收较多居民参与以保证小组规模
C.协助形成小组目标
D.订立组织章程
E.推动成章董事会或理事会
【多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