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7/12/28) |
第1题:互动模式的假设前提包括( )。
A.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B.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C.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 D.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 E.小组是个人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的有效场所 |
【多选题】: |
第2题:针对具有行为偏差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治疗模式,帮助组员在心理、社会和文化适应方面得到康复、发展和完善,并预防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的消积因素出现,社会工作者在采用治疗模式开展小组工作时,需要坚持和实施的主要原则有( )。
A.综合性 B.培养组员社会责任 C.建构性 D.提升组员社会意识 E.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 |
【多选题】: |
第3题:某中学的驻校社会工作者小赵,给高一新生开设成长小组,帮助他们了解、认识和探索自我,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并激发自己的潜能,为实现梦想而努力。依据人本主义理论.下列小赵的做法中,符合该理论基本价值的是( )。 A.在小组活动中,强调学生之间的同质性 B.在小组讨论时,保证社会工作者是最后的决定者 C.在小组过程中,鼓励每位学生表达意见 D.在小组过程中,强化每位学生对自己的责任 |
【单选题】: |
第4题: 根据《人民调解法》,下列关于当事人在调解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中,正确的() A.当事人应当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B.当事人如接受调解,不得终止 C.当事人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调解员 D.当事人应当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力 E.调解是否公开,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
【多选题】: |
第5题:根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的要求,通过( )等多种方式,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启动成立和初期运作。
A.公益创投 B.补贴奖励 C.提供场所 D.减免费用 E.降低条件 |
【多选题】: |
第6题: 在社会策划模式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社区需要。下列做法中,属于运用社会指标方法来评估需要的是( )。 A.通过量表测量服务对象需要 B.通过服务对象参与确定需要 C.通过服务使用者资料评估需要 D.通过社会或专业认可的数据推断需要 |
【单选题】: |
第7题:某老人院委派小罗负责机构的志愿服务管理。下列属于志愿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职能的有( )。
A.小罗主动向老人了解对志愿服务的需求 B.制定老人院志愿者服务章及有关制度 C.通过网络招募志愿者 D.对首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培训 E.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记录志愿服务开展情况 |
【多选题】: |
第8题:社会工作者小李在辅导小学生小明时,只要小明按时完成作业,小李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半年之后,小明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小李的做法是基于() A.米德的自我理论 B.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C.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 D.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 |
【单选题】: |
第9题:莹莹。女,13岁,初一学生,在一所重点中学就读。读小学时,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名列前茅。上了初中,性格开始变得内向,不爱说话,平时不喜欢和班上的同学交流沟通。中学新增了物理、化学两门课,莹莹对这两门课掌握不好,每次考试分数都很低,在物理和化学课上也常常挨老师的批评,被同学们嘲笑。然而跟她要好的朋友娜娜却一直是名列前茅,父亲常常拿她和自己作比较,有时候甚至会打骂莹莹。一次,莹莹化学考试没及格。回家被父亲一顿打骂,莹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跟父亲大吵了一架。第二天莹莹就再也不去上学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父亲只好带着莹莹求助学校社会工作者小谢。
【问题】 1.学校社会工作有哪些特点? 2.结合学校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案例中莹莹厌学的原因。 3.针对莹莹的情况。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
【分析题】: |
第10题: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事项须2/3以上出席理事表决才能通过的是( )。
A.章程规定的一般募捐活动 B.基金会内部员工的解聘 C.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D.对某一资助对象资助金额的核定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