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初级社会工作者易错题(2018/7/5) |
第1题:运用专业知识去思考、辨认情境中需要改变及可以成为改变资源的部分,将着眼点放到服务对象的能力和优势上,这是属于识别服务对象( )。
A.问题的客观因素 B.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C.问题的主观因素 D.个人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
【单选题】: |
第2题:下列调查主题中,适宜采用自填问卷的有() A.低年级小学生的朋辈关系状况调查 B.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现状调查 C.养老机构中失智老人的照顾需求调查 D.身心障碍者的社区康复服务满意度调查 E.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调查 |
【多选题】: |
第3题:社会工作者老李在外出开展服务时遇到了因怕同学欺负而不敢进去上学的小明,社会工作者老李在了解小明拒绝上学的缘由后,主动邀请他到社会工作者机构。在此过程中小明属于( )服务对象。
A.潜在 B.现有 C.外展 D.自愿 |
【单选题】: |
第4题:下列关于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家庭问题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相关 B.婆媳矛盾是婆媳个人的素质问题 C.婚姻问题是社会性别问题在家庭中的反映 D.传统性别制度是导致婆媳矛盾的深层根源 |
【单选题】: |
第5题:2003年8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后,以往的强制性收容遣送工作模式已改变为自愿求助模式。但在自愿性原则之下,流浪儿童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必自愿前来中心求助,或者来了一段时间就自己溜走了。为解决此问题,需进行的评估工作有( )。
A.劝导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接受系统的辅导和教育 B.动员包括具体责任部门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救助保护流浪儿童 C.以流动救助车为载体,采取了流动巡回救助和临时固定宣传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D.加强向群众宣传历年来大力救助流浪儿童的成效,以及大量流浪儿命运的变化 E.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施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
【多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