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8/7/11) |
第1题:赵某完成中等医学专业学习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后,回到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设立了一家村卫生室。以下关于赵某可享受的补偿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赵某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 B.赵某针对村民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 C.赵某在岗培训属于个人技能提升,所需经费由其本人承担 D.当地应当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发放赵某的补助 |
【单选题】: |
第2题: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区别有( )。
A.前者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 B.后者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 C.前者认为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其强烈程度可能还会增强 D.后者认为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其强烈程度可能还会增强 E.前者认为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
【多选题】: |
第3题:刚升入高一的小华对学校社会工作者说,由于不适应寄宿生活,最近晚上在宿舍内不能入睡,时常浮现出童年时自己被父母遗弃后,与奶奶相依为命,艰难的生活片段导致自己情绪低落,但又没有熟悉的同学可以倾述。根据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小华面临的压力来自于( )
A.童年的艰苦经历 B.寄宿生活的环境 C.缺乏交流的对象 D.失眠引发的情绪 E.其非理性的行为 |
【多选题】: |
第4题:3岁的乐乐活泼好动,但语言发展迟缓,只能说出“爷爷”、“奶奶”等简单的词语。社会工作者判断乐乐这种表现不符合儿童正常发育的普遍标准,其依据的标准是( )。
A.统计学标准 B.社会规范标准 C.行为适应性标准 D.个人主观体验 |
【单选题】: |
第5题:社会工作研究强调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以促进公平正义为己任,以保障民众幸福进而推动整体福利最大化为宗旨,这体现的是社会工作研究( )。
A.旨在促进实务、提升理论和推进福利 B.恪守社会工作伦理和社会研究伦理 C.促进宏观场景的优化的最终目的 D.以贫弱群体的问题或需求为核心对象 |
【单选题】: |
第6题:关于社区工作中社会策划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
A.社会工作者是制定方案和采取行动的专家 B.社会工作者是制定方案和采取行动的辅助人员 C.居民是制定方案和采取行动的专家 D.居民骨干是制定方案和采取行动的专家 |
【单选题】: |
第7题:社会工作者小王在某个青少年抗力小组中发现,有的组员会因为一些小问题与其他组员发生冲突,他们在应对冲突时,有时能理性面对,有时则出现逆反情绪。这说明青少年的情绪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A.两极性 B.随意性 C.差异性 D.稳定性 |
【单选题】: |
第8题: 个案会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下列关于会谈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会谈是无法提前预设目标的 B.会谈没有环境与空间的限制 C.会谈是时间及主题上有机构的互动过程 D.会谈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自由地谈论问题 |
【单选题】: |
第9题:根据《信访条例》,下列情形中,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及时督办,并向处理信访事项的有关行政机关提出改进建议的情形有( )。
A.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 B.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 C.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 D.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的 E.来信来访量同比上升超过10%的 |
【多选题】: |
第10题:养老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小王计划组织机构内的老人外出春游。在征求活动方案意见时,高龄老人提出最好选一个近处的公园,以免过度劳累;低龄老人提出最好到郊外春游,近的地方太没意思了。经过讨论,小王最终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活动方案,分批次带老人外出春游。小王的做法突出体现了伦理难题处理的( )。 A.保护生命原则 B.坦率真诚原则 C.最小伤害原则 D.差别平等原则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