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8/8/31) |
第1题:下列( )是督导前期要做的工作。
A.回顾被督导者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其更加清醒地把握自我,加强自我改进 B.建立互相信任和双方同意的督导形式,并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确定,督导者要和被督导者一起分享督导的目的,清楚描述双方的角色、期望与要求,并征求被督导者的意见 C.了解被督导者的家庭、所受专业教育、工作经验、以往的经历等,督导者通过了解被督导者的处境找到督导的起始点,简单明白地说明自己的工作手法和目的,让被督导者放松心情,接受督导 D.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分享实践经验与感受、解疑释惑、指导工作、促进其发展,支持被督导者做好服务 |
【单选题】: |
第2题:社会工作者小李所服务的社区基础设施老化陈旧,居民楼经常发生下水道堵塞、水压不足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小李准备制定一个服务方案。在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小李采用 “问题认识工作表”的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居民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B.“全面性问题”是什么 C.“明确问题”是什么 D.谁受这个问题影响 E.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程度如何 |
【多选题】: |
第3题:小明今年15岁,初中二年级,与哥哥小鹏相依为命。后小鹏入伍参军,在一次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被批准为烈士。按照规定,小明应向哪个部门领取定期抚恤金( )。
A.烈士原来所在的部队或工作单位 B.市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县级武装部门 |
【单选题】: |
第4题:某机构是以服务青少年为主的非营利组织,设有多个部门,现有全职员工205人,每年政府资助、民间捐助和开展收费服务的总收入约5000万元人民币,机构管理团队最高领导的主要任务是( )。 A.执行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定的服务政策 B.协助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 C.确认员工的工作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D.监督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 |
【单选题】: |
第5题:可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需符合的条件是( )。
A.士官服现役满10年的 B.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 C.因战致残被评定为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 D.是军人子女 |
【单选题】: |
第6题:杨某在部队服现役期间曾立一等功,但在一次抗震救灾中不幸牺牲,被批准为烈士。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还应享受的增发一次性抚恤金的比例是( )。
A.增发35% B.增发30% C.增发25% D.增发15% |
【单选题】: |
第7题:社会工作者开展个案工作时,在服务对象预估和问题诊断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
A.有关服务对象个人资料和环境资料的收集 B.对服务对象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诊断 C.倾听服务对象的要求并且建立专业关系 D.对服务对象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和预估 E.鼓励并且增强服务对象改变问题的信心 |
【多选题】: |
第8题:赵某幼年时曾遭受继父的性侵害,但是她始终不愿承认曾经发生过那样的事,然而在生活中她却从不敢与男性交往,至今还未能结婚成家。她还经常做同一个梦,在梦中她总是找不到家,总是急得哭醒。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催她找男朋友,她一直拒绝。社会工作者依据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了赵某的情况,采取了以下( )方法对她进行了治疗,逐渐取得好转。
A.自由联想 B.诠释 C.改变错误认知 D.脱敏治疗 E.重新理解过去经验 |
【多选题】: |
第9题:曹大姐今年44岁,小学文化程度,在一家大型超市作保洁员。三年前,曹大姐的丈夫因病去世,她独自带着上初中的儿子在老城区一间狭小的平房生活。丈夫治病时花完了家中所有积蓄,还导致家里欠了六万元债务。近来,由于利润下滑,超市开始裁员,曹大姐失去了保洁员工作。做保洁员时,曹大姐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七八百元,但还能勉强度日。失业后,家庭经济来源中断,原本拮据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由于就业信息不畅通,曹大姐年龄大而且学历太低,她找工作时总是碰壁。为了生活,曹大姐只好起早贪黑地卖报纸以贴补家用。不过,为了还债和供儿子上学,她仍然想找到一份合适的、稳定些的工作。偏偏这个时候,她发现儿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开始下滑,不大愿意和同学来往,也不乐意和她说话。曹大姐想辅导儿子功课,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曹大姐一想到家里的状况,就泪流满面。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曹大姐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针对曹大姐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
【分析题】: |
第10题:某社会工作机构委派社会工作者小丁到区信访办接待室工作,并指定老王担任其督导。在最近一次个别督导过程中,小丁讲述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主要是一些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专业不了解,进而怀疑小丁的专业能力,令他倍感压力,并对工作产生了影响。从社会工作督导功能出发,老王首先应帮助小丁( )。 A.清楚了解信访政策和运行机制 B.澄清信访服务的目标和任务 C.熟练运用同理、自我披露等技巧 D.发现工作成效,激励工作士气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