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8/9/11) |
第1题: 爸爸把两瓶同样的饮料分别倒进了一个大玻璃杯和两个小玻璃杯,问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是要一大杯饮料,还是要两小杯饮料。女儿小红告诉爸爸两种一样多,哪一种都可以。这表明小红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期 B.具体运算期 C.前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 |
【单选题】: |
第2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A.被处50元以下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B.担心过后不交罚款的 C.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D.现场混乱,担心有漏网的 E.在边远地区,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被处罚人提出的 |
【多选题】: |
第3题:针对具有行为偏差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治疗模式,帮助组员在心理、社会和文化适应方面得到康复、发展和完善,并预防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的消极因素出现,社会工作者在采用治疗模式开展小组工作时,需要坚持和实施的主要原则有( )。 A.综合性 B.培养组员社会责任 C.建构性 D.提升组员社会意识 E.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 |
【多选题】: |
第4题:访问是社会工作定性研究的重要方法,如果访问对象是家庭暴力、性侵害的受害方,研究者应该( )。 A.尽量将敏感话题放在访谈最后部分 B.为研究对象提供支持 C.对研究对象进行面质 D.马上中断对研究对象的访问 |
【单选题】: |
第5题:( )主管全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A.妇联 B.卫生部 C.民政部 D.国务院人15和计划生育部门 |
【单选题】: |
第6题: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以人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焦点的治疗模式,把人的问题归结为( )之间的相互影响。
A.认知、行为和心理 B.认知、行为和意识 C.认知、行为和感受 D.认知、行为和情绪 |
【单选题】: |
第7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下列情形中,应当认定或视同工伤的有( )。
A.小李在工作时问、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 B.小陈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被他人殴打造成伤害 C.小赵原在军队因战致残,并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D.小孙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为保护国家财产,被山石砸伤头部 E.小钱因遭遇感情挫折,在上班时间、工作岗位上自残导致伤害 |
【多选题】: |
第8题:焦点小组是社会工作定性研究方法中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它将多名研究对象聚焦在一起同时进行访问。一般来说,焦点小组的规模适宜在( )。
A.30人左右 B.20人左右 C.10人左右 D.3人左右 |
【单选题】: |
第9题:石某长期受到丈夫的虐待。在与石某的交流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石某与丈夫结婚时双方感情融洽,互敬互爱。婚后丈夫想要一个男孩,可是,石某生下的却是女 孩。从此丈夫开始对石某不断打骂、虐待。石某也认为生不出男孩是自己无能,对丈夫逆来顺受。如果采用增能理论介入,社会工作者应该( )。 A.帮助石某认识不生男孩不是自己的错 B.帮助石某认识自己的权利 C.对石某进行家庭治疗 D.在社区中宣传男女平等 E.帮助石某加入女性维权互助小组 |
【多选题】: |
第10题:社会工作者小莉采用建构主义方法论,对某市温馨家园残障人士康复服务项目进行需求评估研究。下列小莉的做法中,符合建构主义方法论理念的是( )。
A.依据多年的服务经验,总结出残障人士的一般性服务需求 B.通过与残障人士交流协商,形成对服务需求的共同理解 C.依据本市的康复服务标准界定残障人士的服务需求 D.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残障人士的服务需求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