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8/10/12) |
第1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一些违反治安管理应从重处罚的情形,你觉得不应该从重处罚的是( )。
A.有较严重后果的 B.对报案人打击报复的 C.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D.6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
【单选题】: |
第2题:某城市社区居民张大爷,65岁,一直未婚,平时以收废品为生,勉强度日。不久前突发心脏病,需住院治疗。社区工作者小温获知此消息,准备帮助张大爷。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小温可以协助张大爷申请( )。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B.医疗救助 C.五保供养 D.临时性生活救助 E.城镇老年医疗保险 |
【多选题】: |
第3题: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时候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则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问题】 1.刘某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 3.下列说法中,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有哪些? a.社会工作者应该认同刘某的价值、尊严及社会权利 b.社会工作者应该接受刘某本身及其过去的犯罪事实 e.刘某的迟到可能是有原因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结合实际对刘某的问题作个别化处理 d.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既定安排,社会工作者应该要求刘某在任何情况下都准时参加 e.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信刘某是可以改变的 |
【分析题】: |
第4题:甲市某小区周边商业配套设施不到位,生活极其不便,该小区的几十户居民准备推选居民代表,采用走访的形式向甲市人民政府反映情况。根据《信访条例》,下列他们拟推选走访代表的人数,符合规定的有( )名。
A.2 B.3 C.5 D.6 E.7 |
【多选题】: |
第5题:阿勇,男,14岁,初二学生,父亲是个残疾人,日常生活起居依赖家人的协助,母亲整日忙于生计,四处打零工赚钱养家。阿勇每天要做很多家务,要照顾残疾的父亲和年幼的妹妹,抽不出很多时间来认真学习,所以成绩一般。阿勇经常在好朋友面前抱怨命苦,家里的窘迫使得阿勇在和同学交往的时候,总感到低人一等。
【问题】 1.案例中阿勇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针对上述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
【分析题】: |
第6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列关于促进医务人员向基层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医院医生退休前,应当到基层和农村执业两年 B.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前,应当到基层和农村实习半年 C.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应当到农村服务累计一年以上 D.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满两年的义务人员晋升高级职称时,可适当降低标准 |
【单选题】: |
第7题:被继承人死亡后,他所欠的税款应当清偿,但( )。
A.超越遗产的实际价值的部分,由继承人负担 B.超越遗产的实际价值的部分,由受遗赠人负担 C.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不足部分不再偿还 D.不论遗产多少,必须全部清偿,不能拖欠 |
【单选题】: |
第8题: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患有重大疾病或病情危重的孩子。由于孩子病情严重、紧急、变化快,所以家长无法陪同。医生每天与家长做一次简要的沟通,医生每次讲解病情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所做的说明相当简短。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天夫等候着神情焦虑的家长,还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和医护人员发生争执,家长情绪激动,甚至动手打医护人员。家长互相之间交流着不满的情绪。重症监护室是医疗纠纷最多的场所之一。
【问题】 请你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一个小组服务方案。 |
【分析题】: |
第9题:还在上高中的小明最近很烦闷,爸爸和妈妈经常吵架,家里的关系十分紧张,影响小明的学习和生活。小明向社区社会工作者求助,社区社会工作者一般采用( )介入。
A.社区工作方法 B.小组工作方法 C.个案工作方法 D.行政工作方法 |
【单选题】: |
第10题: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的对象包括( )。
A.持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B.持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C.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D.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 E.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 |
【多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