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9/4/16) |
第1题:某老年公寓社会工作者为新人院的老人开设了一个“美好生活大家创”的小组,其宗旨是促进老人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此小组第三节的主题是 “相亲相爱的伙伴”,最适合本节活动的是( )。
A.“你争我抢”:大家一起抢凳子 B.“你找我拼”:一起完成牡丹花拼图 C.“击鼓传花”:说出三个好朋友的名字 D.“我的生活我做主”:说出自己最向往的老年生活 |
【单选题】: |
第2题: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 )情形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B.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C.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情节轻微的 D.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E.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
【多选题】: |
第3题:某机构是以服务青少年为主的非营利组织,设有多个部门,现有全职员工205人,每年政府资助、民间捐助和开展收费服务的总收入约为5000万元人民币,机构管理团队最高领导的主要任务是( )。
A.执行董事会(理事会)制定的服务政策 B.协助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 C.确认员工的工作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D.监督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 |
【单选题】: |
第4题:大学生小李感到自己各方面表现都不如其他同学优秀,内心很痛苦,时常情绪低落。社会工作者小马在了解小李的情况后,计划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帮助小李。下列小马布置的家庭作业中,最能协助小李自我感觉错误认知的是() A.及时记录下自己情绪变差时的想法 B.每天坚持抽点时间做一点放松训练 C.每天坚持大声对自己说“我也很优秀” D.及时记录下其他同学表现不良的情况 |
【单选题】: |
第5题:张强,男,高一年级学生,父母都是老师,从小父亲就对他特别严厉,即使张强只做错了一点小事也会被父亲打骂,而母亲一切听从父亲的决定,这令张强内心很难过,久而久之也就与父母的距离拉远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强认识了经营小饰品店的小娟,并在后来的交往中逐渐喜欢上了她。为了能经常在校外与小娟见面,他经常不做作业,甚至逃学,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父母发现张强早恋后,立即对他加强管教,但张强却变得更叛逆,不听父母的劝告,想离开自己的父母,想要一个更独立的空间,因此与父母大吵一架,并决定要辍学搬出去与女友同住。
问题: 1.结合案例简要阐述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2.针对上述案例中张强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如何遵循青少年社会工作原则进行介入? |
【分析题】: |
第6题:某老旧小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有强烈需求,然而,该社区居委会人手紧张,服务供给有限。为此,社区居委会引进了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该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有些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是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多做点事,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居民骨干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同时,这些社区居民骨干开展活动面临缺乏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资源。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对本社区居民骨干开展能力建设服务。 要求: 分别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识和思维、情感和价值观、行为和技巧等三个方面能力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分别列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实施策略)。 |
【分析题】: |
第7题:《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部分特别人员的治安管理处罚进行了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盲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C.不满14周岁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D.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30日 E.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
【多选题】: |
第8题:关于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项目化运作的社会服务没有明确期望达到的目标 B.项目化运作的社会服务一般没有确定的时间周期 C.社会服务项目管理能够促进服务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 D.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组织体系需要与机构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 |
【单选题】: |
第9题: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问卷调查方法的优势是( )。
A.有利于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状况,进而对其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突出 C.可以节省资源 D.能有效排除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 |
【单选题】: |
第10题: 根据《信访条例》,下列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受理信访事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情况重大、紧急的信访事项,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决定 B.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的信访事项,应当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本级人民政府 C.对收到的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于30日内予以处理 D.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告知信访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