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9/11/9) |
第1题:老周家庭经济困难,近期又失业,社会工作者小张根据社会工作机构的要求,从助人自助理念出发,制定服务计划并加以实施,最终协助老周再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小张和老周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周和小张在助人活动中互为主客体 B.老周和小张均不是助人活动的主客体 C.小张是助人活动的主体,老周是助人活动的客体 D.老周是助人活动的主体,小张是助人活动的客体 |
【单选题】: |
第2题:社会工作者小张带领的青少年控烟小组已进入结束阶段,为了让组员形成的正向改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保持下去,下列做法中较为适当的是( )。
A.重新制定小组规范 B.协助组员向他人寻求支持 C.处理组员离别情绪 D.将小组活动继续进行下去 |
【单选题】: |
第3题:梁某已80多岁,老伴和子女都已过世,年老体弱,生活拮据,欲立一份遗赠扶养协议,死后将三问房屋送给在生活和经济上照顾自己的人。梁某的外孙子女、侄子、侄女及干儿子等都争着要做扶养人。这些人中,( )不应做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
A.外孙子女 B.侄子 C.侄女 D.干儿子 |
【单选题】: |
第4题:某社区属于“三不管”地带,是一个城中村。该社区由于房租便宜,于是成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临时落脚点。该社区大部分原居民已经搬迁,留下的是一些贫困家庭或者老年人。
目前,该社区人口比较复杂,“劳释”人员比较多,社区环境脏乱差,乱搭乱建等各种违章建筑也很多,黄赌毒现象也不少,治安隐患多。社区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比较差,原居民也开始对生活了一辈子的社区产生疏离感,都认为社区各方面已远不如以前,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大大下降,渐渐不再参加社区里的各种公益活动。不论是原居民还是外来人员,他们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同时,原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时常发生,原居民甚至认为社区环境的变差、社区治安隐患等社区问题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引起的。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涉及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内容?请结合案例进行简要说明。 2.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方法? |
【分析题】: |
第5题:小溪,17岁,属于社区矫正人员,现在一家超市工作。近期,小溪为照顾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搬到了邻近奶奶的社区居住,小溪成了该社区的志愿者。小溪新换了工作,结识了小雅,并常随小雅出入酒吧酗酒。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下列事项中,小溪需向司法所报告的有( )。
A.奶奶长期生活不能自理 B.搬家 C.换工作 D.结识小雅出入酒吧 E.成为社区志愿者 |
【多选题】: |
第6题:社会工作者杨某的服务对象是一名性工作者,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杨某并没有因为其工作性质而排斥她,反而在工作中处处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关注这名性工作者问题背后的发展和要求。杨某这一系列举动促进了双方良好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杨某主要运用了( )的方式,与服务对象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关系。
A.非批判 B.真诚 C.无条件的关怀 D.接纳 |
【单选题】: |
第7题:张某和老李发生邻里纠纷,在接受调解过程中,张某情绪激动,扬言要拿刀伤人。调解员小王担心事态恶化,欲采取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调法》,小王应采取的措施有( )。
A.通知张某亲属 B.向张某单位报告 C.通知张某居住地居委会 D.向张某居住地派出所报告 |
【单选题】: |
第8题:小赵是某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者,主要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关于小赵作为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赵最近家里出了一些事情,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减少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与次数 B.小赵可获得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教育和培训 C.小赵因个人原因不能继续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应及时告知该服务组织 D.在服务过程中,某位老人向小赵透露了自己早年的隐私,小赵对其所在的服务组织 不必保守秘密 |
【单选题】: |
第9题: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需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列哪项违反了相关规定条件?( )
A.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B.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C.其合法财产中非国有资产份额占总财产的1/3 D.出具了租借某场地5年为办公场所的租赁合同 |
【单选题】: |
第10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正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下列该机构设定的工作目标中,属于过程目标的是( )。 A.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 B.培训贫困户掌握种植技术 C.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 D.帮助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