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首页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 试题查看
【多选题】

2010年5月1日,中国上海甲公司电告新西兰乙公司,欲向其出售一批服装,采用FOB上海,总价69万新西兰元,信用证付款。5月8日,乙公司回电,同意购买,但要求其降价至58万新西兰元,甲公司于5月10日电告其同意此要求。乙公司于5月11日收到。5月16日,上海公司将货物装上“维多利亚”号货轮,并取得有关单据,整批货物分装在3个集装箱内。5月26日当该轮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毁,其余两个完好。6月16日,货抵新西兰。乙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向甲公司提出索赔。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根据《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本合同于5月10日成立
B.该批货物的保险和运输由乙公司负责
C.本案货物损失,乙公司无权向甲公司索赔
D.乙公司有权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06年国际商会巴黎会议上通过的经修改的UCP600于2007年7月1日实施。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规定通过信用证支付方式支付货物款项。开证行开出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中国甲公司向日本乙公司购买成套机器设备,双方约定CIF价格,并采用信用证方式付款中国A公司与美国B公司签订了向美国出口农产品的合同,付款方式为D/P(付款交单)根据1995年《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关于银行免责事项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某外国公司向某律师咨询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则该律师下列说法中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