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首页 > 特岗教师考试 > 试题查看
【分析解答题】

【案例材料】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学生伤害老师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广泛热议。2013年9月14日,江西抚州临川区某重点中学某老师被异地求学的高三学生雷某杀害。案发前日,雷某课间玩手机时被该班主任强行收走,并要求雷某通知其家长来校。第二天,雷某进入该老师办公室将其割喉致死。案发后,犯罪嫌疑人雷某潜逃至上海浦东后向警方自首。雷某告诉民警,他跟该老师没有任何个人恩怨,就是适应不了该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
另据报道.2016年4月15日晚.安徽蒙城县某初中发生5名男学生群殴英语老师事件。现场视频显示,当晚,蒙城县某中学英语马老师给九(1)班寄宿学生上辅导课时,因收发试卷不当与学生戴某发生冲突.进而引发该班学生马某和其他4名同学对该老师拳打脚踢进行群殴。期间,无一学生上前劝阻,且有不少学生围观起哄。4月21日,涉事的5名学生向马老师当面承认错误并赔礼道歉,马老师也进行了自我检讨并向学生道歉,双方互相达成谅解。
【问题】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分析案例中学生群殴、杀害教师的原因。(5分)
2.请依据班级管理理论,针对蒙城事件,提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对策。(5分)
3.请依据教育学理论,分析影响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主要因素。(6分)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育者施教传道、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A.德育内容B.德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A.马卡连柯B.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针对性和()。A.自主性B.开放性C.时效性D.教育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校德育的性质。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法包含参观、访问和调查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