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首页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试题查看
【单选题】

求助者,女,38岁,第二次咨询,在第一次咨询中已了解求助者与同事、丈夫和父母都存在人际关系问题。求助者按约定时间走进咨询室。

咨询师:(站起来迎接,伸出手与求助者握手)呦,欢迎你,我等你好久了。
求助者:噢(淡淡地回答)。
咨询师:请坐。上一次你谈到了与单位同事的人际关系不和谐;以及与婆婆、丈夫的关系也不很好。
求助者:是这样的。
咨询师:你的问题很常见,就是人际关系问题,比较简单也很好解决。
咨询师:那你和自己的父母关系一定也不好,是吗
求助者:被你猜对了。有时候,我会恨我妈妈。
咨询师:恨你自己母亲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为什么
求助者:我母亲给我取了个名字叫玉兰,我家乡“玉兰”和“遇难”的读音是一样的,她让我一生一世“遇难”,你说什么名字不好取偏要取这么一个名字。
咨询师:这你就不对了,哪有母亲想让自己亲生的孩子一生“遇难”的。这完全是你认识上的错误。
求助者:不是。这其实是一种可以说的理由。
咨询师:还有别的原因
求助者:(低头不语)
咨询师:你放心,我再一次告诉你:心理咨询是要遵循保密原则的。
求助者: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天我忘了带作业本,老师让我回家取,可回家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幕一生也抹不去的情景。
咨询师:嗯(点头、目光注视,表示在认真听)。
求助者:我母亲和一个男人在卧室里……这以后她还像从未发生过什么事,依旧像往常一样对我和父亲。我觉得她好虚伪好厌恶。
咨询师:他们在干什么 你看见了什么
求助者:(双眼看了看咨询者,绕开话题)从那时起,我对母亲再也不信任了。
咨询师:你到底看见了什么 请说。
求助者:(两眼注视对方,表现出不满)就是男女之间的那种行为。
咨询师:这种行为社会上很普遍,是彼此满足需要,没什么了不起和大惊小怪的。
求助者:同时,我也开始怀疑父亲是否也和母亲一样也是表面善良。
咨询师:开始怀疑父亲了。
求助者:后来就怀疑所有的人,对人缺乏信任感。我觉得人人都很虚伪,我害怕与人交往。
求助者说:“我家乡‘玉兰’和‘遇难’的读音是一样的,她让我一生一世‘遇难’。”说明求助者可能存在()认知曲解。A.糟糕至极
B.主观推断
C.极端思维
D.夸大或缩小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3%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83%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3%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11%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对物体()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A.空间特性B.延续性和顺序性C.在空间中的位为了保护对暗适应()。A.最好戴上一个墨镜B.只要戴上一个红色的眼镜就可以C.戴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A.情绪和意志B.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C.按照能力发展的程度,可把能力分为()。A.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B.能力、才能和天想像是()。A.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B.人脑对客观事物间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由()构成的。A.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不同组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