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多选题】

求助者,女,38岁,第二次咨询,在第一次咨询中已了解求助者与同事、丈夫和父母都存在人际关系问题。求助者按约定时间走进咨询室。

咨询师:(站起来迎接,伸出手与求助者握手)呦,欢迎你,我等你好久了。
求助者:噢(淡淡地回答)。
咨询师:请坐。上一次你谈到了与单位同事的人际关系不和谐;以及与婆婆、丈夫的关系也不很好。
求助者:是这样的。
咨询师:你的问题很常见,就是人际关系问题,比较简单也很好解决。
咨询师:那你和自己的父母关系一定也不好,是吗
求助者:被你猜对了。有时候,我会恨我妈妈。
咨询师:恨你自己母亲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为什么
求助者:我母亲给我取了个名字叫玉兰,我家乡“玉兰”和“遇难”的读音是一样的,她让我一生一世“遇难”,你说什么名字不好取偏要取这么一个名字。
咨询师:这你就不对了,哪有母亲想让自己亲生的孩子一生“遇难”的。这完全是你认识上的错误。
求助者:不是。这其实是一种可以说的理由。
咨询师:还有别的原因
求助者:(低头不语)
咨询师:你放心,我再一次告诉你:心理咨询是要遵循保密原则的。
求助者: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天我忘了带作业本,老师让我回家取,可回家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幕一生也抹不去的情景。
咨询师:嗯(点头、目光注视,表示在认真听)。
求助者:我母亲和一个男人在卧室里……这以后她还像从未发生过什么事,依旧像往常一样对我和父亲。我觉得她好虚伪好厌恶。
咨询师:他们在干什么 你看见了什么
求助者:(双眼看了看咨询者,绕开话题)从那时起,我对母亲再也不信任了。
咨询师:你到底看见了什么 请说。
求助者:(两眼注视对方,表现出不满)就是男女之间的那种行为。
咨询师:这种行为社会上很普遍,是彼此满足需要,没什么了不起和大惊小怪的。
求助者:同时,我也开始怀疑父亲是否也和母亲一样也是表面善良。
咨询师:开始怀疑父亲了。
求助者:后来就怀疑所有的人,对人缺乏信任感。我觉得人人都很虚伪,我害怕与人交往。
在这一咨询片段中,咨询师重申了保密性原则()。A.是多余,没有必要的
B.是需要的
C.可以鼓励求助者进一步表露心声
D.非常适合时机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A.动力B.内因C.源泉或前提D.根本原因言语是()。A.社会现象B.心理现象C.符号系统D.均匀递减常模团体样本大小,以()。A.<30~100人为宜B.不低于30~100人为宜C()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称为()。A.角色间冲突B.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A.有明确的界线B.不能互相转化C.绝对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