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首页 > 考研 > 试题查看
【分析解答题】

下面是有关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材料。

材料1
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五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延安。有一回,毛泽东问及他在延安的感想。他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作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材料2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3
我国宪法中对法制的规定,始自1982年。1982年宪法规定:
第五条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材料4
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有:
“……
二、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
“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1,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
(3)对照材料3,说明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一般而言,对于时间间隔主观估计最准确的间隔时间是A.1秒B.3秒C.5秒D.7秒当看到雄伟壮观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时,你的大脑皮层接收的是A.眼睛传来的光波B.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和在阳光明媚的户外亮度不同,但是人们仍然将其知觉为白肝素及香豆素类药均可用于()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C.体外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