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首页 > 城市规划师考试 > 试题查看
【分析解答题】

A市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丘陵地区。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为滨海平原。在周边城镇群中定位为滨海旅游城市。

区域概况:该市周边分布有甲、乙、丙三个城市,其中甲市位于A市西侧,距A市约200km,为我国东南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并已建成国际机场一座;乙市在A市北侧,距A市约140km,是我国重要的加工业产业基地;丙市为港口城市,距A市约160km。
自然条件:该市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北部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沿海地区中部海岸为约2km的平坦的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西部主要为礁石海岸,但水深较浅;东部沿海为我国著名的红树林及海洋生物保护区。
为充分发挥地域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A市经济发展,根据A市在城镇群内滨海旅游城市的定位,结合A市城市发展现状,该市编制了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
A、B、
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C为市域副中心城市,未来城市发展区域;B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及产业定位:
①A为市域中心城市;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②C市为现状县城,拟作为未来城市的副中心,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定位为县级市,建设新型工业区,并布局大型区域电厂(装机容量480万kW)一座。
③B1、B2、B3为现状县城,拟作为重点发展市域副中心城市,其中B1定位工业型城市,并拟建设大型深水码头;B2定位商贸城市;B3拟建设为东南地区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
④D1为重点旅游城镇,为旅游集散中心,D2、D3、D4、D5重点发展工业。
(3)交通规划:
①为把该市建设成重要的港口城市,拟在B1建设深水港码头。
②考虑到A市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定于市域西侧建设机场。
③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完善道路交通体系网,拟加快环形公路网建设,重点建设L1、L2、L3三条道路,其中L1为连接B1、A及D1的高速公路,L2为B2、A及C的高速公路,L3为连接甲、B1及C的滨海道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请指出:该规划在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及产业布局、交通等方面中的不合理之处,简要提出改进意见。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A.公元前5000年左右B.公元前()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技术因素。A.城市与城市以外地区的各种联系B.城市的交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的重要标志。A.城市规划B.城市文化C.城市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规划师为主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住区发展模式,称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量不大,有一定酌车速和车流畅通要求的道路最好选用()类型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