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首页 > 法律硕士考试 > 试题查看
【分析解答题】

被告人,吴某,男,26岁。
2005年3月,被告人吴某从某县离家外出,先后流窜到云南省的昆明市等地,同年4月7日上午窜至大理古城,在同福旅社住下后随身携带匕首上街游逛。10时许逛到大理中路至小邑庄岔路口时,遇见来华旅游的日本人高杉某挎着照相机朝洱海方向游览观光,吴某随生抢劫歹念,便尾随其后。当行至大理古城东郊即大理中路至小邑庄的途中,被告人吴某见四下无人,乘高杉某不备夺走其随身的照相机,高杉某大声呼喊,吴某怕事情败露,回头拔出匕首朝高杉某的胸部猛刺一刀。高杉某奋力反抗并呼叫,在与被告人搏斗中跌进蚕豆田里,被告人趁机又朝高杉某的面部、胸部等处乱刺数刀。被告人见被害人反抗强烈,担心有人路过而罪行败露,遂丢下匕首仓皇逃离现场。被害人高杉某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问:
第二种情况下的犯罪的停止形态又是什么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甲省省会乙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一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暂行办法》(以下本题中简称《暂行某对老年夫妇,居住在一个锅炉房周围,长期受到噪音的影响而发病住院。出院以后老两口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试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含义和核心,及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死刑的基本立场及其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