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 试题查看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A.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58%的考友答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患者,男,40岁。近半年来经常出现阵发性心悸伴明显饥饿感,发作严重时出冷汗,多在25岁,已婚妇女。婚后2年不孕,月经尚规律,停经45天后,阴道出血。1个月,量少女性,20岁。多饮、多尿、纳差伴体重下降半年就诊。体检身高l61cm,体重55k患者,女,39岁。一向体健。当日晚间在听电话时,突诉剧烈头痛,电话从手中落下,倒患者女性,76岁,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2h后出现间歇性三度房室阻滞,心室率最为了评价活检对乳腺癌诊断的预测值,对400例患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的妇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