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考试 > 试题查看
【分析解答题】

社区矫正对象大勇,男,20岁。大勇10岁时父母离异,他一直随母亲生活。母亲一直忙于生计,无暇管教他。大勇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易冲动,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初中时大勇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后来上职校时因打群架被学校劝退,一直闲散在社区。前些日子,得知自己的朋友被人欺负,大勇伙同一帮“兄弟”前往报仇,将人砍伤后被捕获刑,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与大勇的交往中发现他的情绪不稳定,在描述自己的犯罪经历、家庭背景、社会交往等情况时常常伴随着愤怒情绪出现,包括看不惯邻居的霸道,恼火母亲的唠叨,抱怨父亲不管他,厌恶民警的管教,不满昔日哥们的炫耀等。在与大勇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及充分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法帮助大勇改变情绪和行为。在情绪问题处理方面,社会工作者和大勇一起商量设定一些测量愤怒的指标,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摔打东西、控制不住地发火、想打人等。在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前,社会工作者要求大勇记录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发生的原因、当时的情境、自己的反应等,以此作为评估依据。从第四周开始,社会工作者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并继续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10周内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分别为:介入前(7次、6次、8次),介入后(5次、6次、5次、4次、3次、2次、3次)。 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基线测量法,请说明什么是基线测量法,并结合案例说明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案主小夏活泼好动、倔强固执、爱面子,对体育有很强烈的兴趣。他上课喜欢做其他事,自某医院有患者范某,49岁,离异。该患者消化系统有轻微的不适,各项检查的结果都是一案主赵某,男,40岁,小学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曾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案主小方今年3岁,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遗弃,后被孤儿院收留,儿童社会工作者丁华,在服务基层时发现当地儿童因蛋白质摄入过少导致营养不良,丁华通王浩今年10岁,在王浩的印象中,爸爸妈妈几乎每天都吵架,而且每次都会吵得很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