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答题】
一般资料:程某女13岁初中母亲陪同到心理咨询室咨询
其母亲口述:
女儿七个月时,我抱着她去亲威家参加婚礼时,一个插着花的花瓶碰倒并摔到地上。小程见此情景非常害怕,大哭起来。十个月时,她奶奶抱她在院子里玩,一走近院里种的牡丹花她就大哭起来,怎么哄也不行,抱她离开花,就不哭了。一岁时,又带她去串门,发现她一看见别人家床单上的花卉图案和花瓶里插的花就放声大哭。家里人这才意识到小程怕花。但并未引起重视,认为她怕花与我怕棉花一样,长大会好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花的惧怕程度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重了。
四岁时,她和村里的一群孩子跟在出殡的队伍后面看热闹,当她发现棺材上的大白花和人们佩戴的小白花时,立刻转身没命地往家里跑,跑到家里已经面无血色了。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惊恐异常地答道:“花追我来了!花张着嘴追我来了!”
六岁时,上学了,要排演欢度国庆节的文艺节目。她们班女同学的节目是手持纸花跳舞,这下可触犯了她的忌讳,说什么也不肯参加排演。
以后渐渐发展到只要是花她就害怕,无论是布上、纸上的花卉图案,还是纸花、塑料花、鲜花,她都怕得不得了。
近几年,为了躲开那些“可怕”的鲜花,只好绕道走僻路上学。时间一长,同学们都知道她怕花,常跟她开玩笑,故意往她身上扔花,吓得她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甚至上课时她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总要东张西望,唯恐窗外有人把花扔进来掉在她身上。在她的心里,花是那么可怕,使得她生活不宁,成绩下降。补充资料:其母亲自幼怕棉花,不敢碰棉花,还怕别人把棉花扔到她身上,甚至见到别人拿棉花也紧张得惊慌、出汗,必须躲得远远的。每年深秋棉花收获时,她就惊恐万状,从来不敢下地帮助大人摘棉花。有一次家里人把收回的棉桃堆在院中,吓得她跑到她姥姥家住了好几天,直到家里的棉桃处理完了才敢回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棉花的恐惧慢减轻,逐渐消失了。求助者形成问题的生物性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1分)
A.遗传因素
B.年龄
C.性别
D.家人溺爱
36.导致求助者问题加重的原因有( )(1分)
A.同学欺负
B.个人认知
C.学习压力
D.老师歧视
37.根据上述资料,你对本案例的初步诊断是( )(1分)
A.焦虑症
B.恐怖症
C.抑郁症
D.躯体化障碍
38.根据上述资料,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最先可以排除( )(1分)
A.精神分裂症
B.恐怖症
C.抑郁症
D.焦虑症
39.本案例求助者对花的害怕最初从( )开始(1分)
A.一岁之前
B.四岁
C.初中
D.近几年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