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卷一易错题(2015-11-6) |
第1题:下列何种表述不属于法的原则? A.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C.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D.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按照法律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罚 |
【单选题】: |
第2题:法律适用作为一种国家活动,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实现法律的活动,它具有这样的特点 A.一般都要作出适用法律的文书 B.要遵循严格的程序 C.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来保证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现 D.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活动 |
【多选题】: |
第3题:在有关法系的问题上,学生甲与学生乙有一些不同的认识。甲认为:(1)法系就是指法律体系;(2)法系的划分标准是单一的、绝对不变的;(3)在英美法系,制定法不是法的正式渊源。乙认为:(1)法系是比较法学的概念,它与法律体系不同;(2)法系的划分标准是法的传统和外部特征;(3)在英美法系,制定法和判例法一样,都是法的正式渊源;但是,在大陆法系,判例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法的正式渊源。关于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甲(1)(2)(3)和乙的说法(1)(3) B、乙(1)(2) C、甲(1)和乙(2) D、甲(3)和乙(3) |
【单选题】: |
第4题: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贾某于寒假期间在方正电子图书网站上通过信用卡付费1元阅读了《商法学》一书,耗时2小时,对于贾某的行为,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贾某和方正电子图书网站形成的是一种劳务合同关系 B、这个劳务合同关系是一种单边法律关系,该法律关系的主要客体是1元人民币 C、由于该合同关系的特殊性,其形成的法律关系之客体是一种无体财产 D、贾某的阅读行为侵犯了《商法学》作者的著作权,是一种违法行为 |
【单选题】: |
第5题: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 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该法律条文承认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可以作为中国法律渊源 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律适用冲突的一种解决 D.该法律条文从总体上规定了在民商事领域国际条约的优先地位 |
【单选题】: |
第6题:下列何种表述不属于法的规则? A.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C.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D.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
【多选题】: |
第7题:下列关于法律汇编的表述不准确是哪项? A.对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加以适当变动 B.一种立法活动 C.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文件接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的时间顺序汇编成册 D.将某一部门的法律规范进行加工整理 |
【多选题】: |
第8题:下列哪个选项是按照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所进行的分类? A.国际法与国内法 B.普通法与根本法 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D.公法与私法 |
【多选题】: |
第9题: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法律依据是《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82年1月21日),我国劳动教养主要是针对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不够刑事处分,应当进行劳动教养的人。其在一定程度上与刑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为的恶害性和违法性是构成劳动教养的一般要件,从刑罚原理上看,劳动教养明显“配刑”不当,以至犯罪嫌疑人宁愿服刑也不愿被劳动教养。对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对于劳动教养制度,若我国正积极筹划改革,对于严重违法但未入罪的和具有轻微犯罪行为但不需限制人身自由的人,进行“违法行为矫治”,改变有监禁特征的劳动教养制度,这样的改革会是我国法律公正的助推器 B、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主管机关的改革,会更好地协调好行政机关和民众的关系,有利于公安机关公正司法,是和谐社会的内容 C、目前,被劳动教养的人员实际承受着被剥夺人身自由的法律后果,因而劳动教养直接关系到****保护 D、通过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考察,可以诊断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侵权的一些症结,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标准和途径 |
【单选题】: |
第10题:下列关于违法行为与违反道德的行为、法律上无效行为的区别的论述正确的为( )。 A.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B.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都是违法行为 C.违法行为属于法律上无效行为 D.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多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