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每日一练(2015-11-9) |
第1题: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 D.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
【多选题】: |
第2题:下列关于法的渊源说法正确的是: A. 习惯法属于法的不成文法渊源、间接渊源、非制定法渊源、非正式渊源。 B. 法律原则属于法的成文法渊源、直接渊源、制定法渊源、正式渊源。 C. 学说属于法的不成文法渊源、间接渊源、非制定法渊源、正式渊源。 D. 判例属于法的不成文法渊源、直接渊源、制定法渊源、正式渊源。 |
【单选题】: |
第3题:甲某是某私营工厂主(不具有法人资格)。1990年4月因为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1995年11月12日假释。假释考验期至1999年2月6日。1998年5月,甲某工厂利用乙厂“跳槽”职工非法获取的乙厂专有的“神州”口杯生产技术资料,大量生产双层玻璃口杯。为了便于销售,该厂将自己生产的口杯贴上“神州”口杯注册商标,用“神州”口杯外包装包装好以后,以每只170元的价格销售。为了扩大销量,甲某还大做广告,称自己的产品为“正宗名牌、质优价廉”。众商家纷纷与其签订合同购买,买后才发现上当受骗,甲某生产的口杯质量低劣,造成大量积压。同时,也给乙厂造成500余万元经济损失,信誉降低。而甲某的销售金额达1800余万元。甲某的好友乙某见甲某在银行存有巨款,心生歹念。乘机复制了甲某的存单,伪造甲某存款银行的储蓄章和行政专用章,并在仿制了甲某的存单,套取密码之后,指使女友丙某使用假存单从银行冒领甲某存款。丙某虽然知道存单是假的,但认为这全是乙某搞得鬼,与己无关,所以就使用该假存单将甲某500万元存款冒领。丙某将500万巨款冒领后,装在提包中拿到朋友丁某家中存放。丁某不知提包中为何物,某日打开一看发现全是现金,估计来路不正,产生据为己有的想法。丙某来取提包时,丁某谎称没有此事,拒不交出。乙、丙诈骗甲某存款案发后,公安机关按照丙某的供述,找到丁某,令其交出巨款。丁某仍然拒不承认替丙某保管过提包。 对甲某、乙某、丙某、丁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处罚? |
【分析题】: |
第4题:法的形式,是指法的内容的表现方式。以成文法为例,可以分为( )等几个层次。 ①法律术语 ②法律条文 ③规范性法律文件 ④法律汇编 ⑤法典 ⑥立法体系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⑥ |
【多选题】: |
第5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 A.属人主义原则 B.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衷原则 |
【单选题】: |
第6题:下列有关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权利问题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甚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和机制,无论其具体形态多么复杂,但终究都是围绕权利这一核心的内容和要素展开的 B.法律权利就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的手段 C.权利是为了保护一定的利益所采取的法律手段,而通过权利所保护的利益并不总是本人的利益,也可能是他人的、集体的或国家的利益 D.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所以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就是在履行义务 |
【多选题】: |
第7题:(分则、涉密犯罪)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在为其搞有关对台政策一份机密文件。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甲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乘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者。香港某记者为了表示感谢,给其20000港元。甲某的行为 A.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B.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C.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
【单选题】: |
第8题:甲某为骗取贷款伪造了某储蓄所储蓄章和行政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单。然后伪造100万元的存单数份,迅速在一天之内从五个银行分别抵押贷款五笔共500万元。案发时500万贷款被某甲挥霍一空。 A.某甲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对某甲应当以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 B.某甲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伪造金融票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对某甲应当以金融凭证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 C.某甲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D.某甲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不属于连续犯 |
【多选题】: |
第9题: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何种立法体制?( ) A.单一体制 B.复合体制 C.中国特色的立法体制 D.制衡立法体制 |
【单选题】: |
第10题: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民族特征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的法学家是下列哪位? A. 德国的康德 B. 德国的耶林 C.德国的萨维尼 D.德国的黑格尔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