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卷二易错题(2015-12-16) |
第1题:某甲从停泊在公海的走私船上购得匕首、大砍刀、手铐、仿真枪枝一批,价值30余万元,运到我国境内销售,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同时,某甲顺便购得伪造的美元10万元,一并运到我国境内,加价后出售给他人。某甲的行为: A.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B.构成走私管制刀具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C.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D. 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假币罪 |
【单选题】: |
第2题: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 B.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C.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 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 |
【多选题】: |
第3题:乙某持甲某的借条要甲某还钱,甲某不仅不还钱,反而指使丙某、丁某将乙某强行扣留在一暗室里,并对其进行殴打,直至乙某交出借条承诺用不索还。才将乙某释放。 A.甲某构成抢劫罪和非法拘禁罪 B.甲某构成绑架罪 C.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D.甲某构成抢劫罪 |
【多选题】: |
第4题: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A、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在被公安机关通缉期间,甲某又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 B、甲某伙同他人盗掘古墓葬被抓获归案。在羁押审查期间,甲某主动交代司法机关未掌握的单独一次盗掘古墓葬的犯罪事实。 C、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来被公安机关机关抓获,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D、甲某因犯盗窃罪被逮捕审查,期间,甲某还交待了和自己一同盗窃的共犯乙某,并带领公安人员到乙某家中,将乙某抓获。 |
【单选题】: |
第5题:甲某(男,1984年10月1日出生)与乙某(女,1986年9月5日出生)系同学,二人从2000年5月起开始恋爱。2000年7月至8月间,甲某与乙某先后在乙某家多次发生两性关系。甲某的行为:() A.责令家长严加管教; B.构成****罪 C.构成奸淫****罪;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罪。 |
【多选题】: |
第6题:(盗窃、抢劫、共犯、责任年龄等)1998年4月,甲(35岁)、乙(22岁)、丙(15岁)三人共谋前往丁某家行窃。甲、乙二人入户,丙某在门口“望风”。恰逢户主丁某(女)外出回家,在门口放哨的丙某给在室内的甲乙二人发出“有人,快跑!”的信号之后,急忙逃走。丁某进家,甲乙二人来不及躲避,甲某便从卧室窜出,捂住丁某的嘴将其捺倒在地。乙某从地上拣起一个酒瓶朝丁某头上砸了一下,见酒瓶破碎后,又从地上拣起一把菜刀,用刀背朝丁某的脖子、背部连砍两下,致丁某当场昏迷。携带物品及现金人民币105元仓皇逃走,被害人花去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3200元造成误工损失费800元。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甲某曾在1988年5月因犯盗窃罪而被处5年有期徒刑,1994年1月刑满释放。另甲某主动交待曾经在1988年3月诈骗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犯罪事实。 对甲乙丙三人的行为如何认定处罚? |
【分析题】: |
第7题:某甲是某名牌大学负责后勤的工作人员,利用负责为大学采购桌椅的职务之便,向其弟弟经营的公司大量购买劣质桌椅,价格高出一般市价的30%。致使该大学多支出50余万元。某甲也多次从其弟弟收受财物价值达5万余元。某甲的行为: A.构成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 B.构成受贿罪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C.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D.构成受贿罪 |
【单选题】: |
第8题: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职务侵占罪: A、某甲个人承包经营某国有商店,利用承包的职务之便侵吞应予上交的承包经营款10万元的; B、某村民小组长利用经管集体财产的的便利,侵吞集体财产12万元的。 C、某甲在外地为本单位(国有公司)收回大笔货款后,为防止丢失将其存放在朋友某乙处,某乙将其据为己有的。 D、某村民委员会委员利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代征、代缴税款工作的职务上的便利,侵吞代征、代缴税款5万元的。 |
【多选题】: |
第9题:甲某是某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人员。起先,出于交情,给一些有毒瘾的朋友提供一些麻醉药品吸食注射。时间长了以后,甲某就拒绝提供了。一些有毒瘾的朋友开始给他送钱送物,求其搞点毒品。甲某则视所送钱物的价值大小,相应提供一定数量的麻醉品。经查证,甲某因此而收受的钱财价值达到30余万元。甲某的行为构成: A、贩卖毒品罪 B、受贿罪 C、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D、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 |
【多选题】: |
第10题:甲某向工商银行某办事处出纳员乙、丙提议并多次密谋,制造被抢劫假象,秘密窃取该办事处的公款。之后,甲某得知该办事处只有乙、丙二人当班时,即骑摩托车并携带行李袋及小刀一把,来到该办事处。甲某敲门进屋后,叫乙某把办事处的公款装入行李袋。乙某即打开钱柜,将公款装入行李袋,共约30万元。这时,甲某欲将办事处的电话线用手拉断,但未拉断。丙某则向甲某示意报警线及桌上摆放的剪刀后,甲某将报警线剪断。随后,为了制造被抢劫的假象,甲某将乙、丙二人叫进卫生间,向俩人各打一拳,然后扣上卫生间门,携带赃款逃离现场。 乙某在甲某逃离后,与丙某商议统一口径报假案,谎称被一持枪歹徒抢劫。后在我公安人员的教育下,乙某、丙某才先后供认了案件的真相。赃款全部追回。 1、对本案三被告人如何定罪处罚? 2、假如该行为发生于1997年9月30日之前,应当如何适用法律?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