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习题练习

司法考试易错题(2016-1-19)
1题:赵某与王某为邻居,常有口角。一天。由于王某养的羊吃了赵某菜地里的菜,赵某大怒,遂砍伐王某屋前的果树10棵。王某向乡派出所控告,乡派出所接到控告后,经调查,以县公安局的名义对赵某作出5天的拘留决定,并责令赵某赔偿王某200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些? 
A.王某因对果树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的法律关系 
B.县公安局与赵某形成了平权的法律关系 
C.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D.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双向的法律关系 
【多选题】:      

2题:关于法的阶级性,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哪项?
A.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绝对不可能被规定于法律中
B.只有统治阶级才可以把本阶段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C.对统治阶级的内部成员也可以追究法律责任
D.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多选题】:      

3题: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义务方面有哪些作用?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
C.促进公共设施建设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D.确认、执行技术规范和促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多选题】:      

4题:下列价值中,属于法治国家的实体基本原则的有哪些?( )
A.平等
B.自由
C.民主
D.安全
【多选题】:      

5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0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从结构上看,这一禁止性规则缺省了哪部分( )。
A.假定条件
B.法律后果
C.制裁
D.行为模式
【单选题】:      

6题:某国《公司法》第54条规定,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监事可以要求董事、经理予以纠正。某公司的监事发现公司董事和外人串通损害公司利益,要求该董事纠正但遭到拒绝,该监事向法院起诉却不被受理,法院的理由是该起诉没有法律依据。对于该案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从法的可诉性角度讲,某国《公司法》第54条规定存在缺陷 
B.某国《公司法》第54条规定的缺陷可能使公司中的监事无法有效履行其职责 
C.该事件说明,法的可诉性是一个应然性要求,实践中存在着法无可诉性的情形 
D.要提高司法实践中法的有效性,就要注意在立法中确立法的可诉性 
【多选题】:      

7题:下列哪些实例体现了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中的个案平衡原则?
A、张某向法院起诉要和妻子离婚,但妻子正在怀孕期间,法官判决二人不得离婚
B、在某一遗产继承纠纷案件中,按照法律规定,继承人甲和乙应平均继承财产,但由于继承人甲没有劳动能力,法官判决甲继承了被继承人65%的财产
C、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交警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但应尽可能实现“最小损害”或“最小限制”
D、在抗洪抢险中,王某认识到个人服从社会或国家利益,同意救灾队拆除了家里的门板充作救灾物资
【单选题】:      

8题: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法律依据是《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82年1月21日),我国劳动教养主要是针对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不够刑事处分,应当进行劳动教养的人。其在一定程度上与刑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为的恶害性和违法性是构成劳动教养的一般要件,从刑罚原理上看,劳动教养明显“配刑”不当,以至犯罪嫌疑人宁愿服刑也不愿被劳动教养。对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对于劳动教养制度,若我国正积极筹划改革,对于严重违法但未入罪的和具有轻微犯罪行为但不需限制人身自由的人,进行“违法行为矫治”,改变有监禁特征的劳动教养制度,这样的改革会是我国法律公正的助推器
B、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主管机关的改革,会更好地协调好行政机关和民众的关系,有利于公安机关公正司法,是和谐社会的内容
C、目前,被劳动教养的人员实际承受着被剥夺人身自由的法律后果,因而劳动教养直接关系到****保护
D、通过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考察,可以诊断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侵权的一些症结,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标准和途径
【单选题】:      

9题:甲市张大妈的老房在甲市政府的一次以建设公益事业机构为目的的拆迁中被列为拆除对象,张大妈并无其他住处,所以反对此次拆迁,甲市政府打算在给予张大妈一处安置房同时给予她一笔数额较大的费用,张大妈停止了继续反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市政府对于张大妈的安置行为不符合比例原则,因为张大妈仅有一处住处
B、甲市政府的行为符合位阶原则
C、张大妈的行为是在主张权利
D、甲市政府的行为是对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对张大妈住所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公私双方的利益
【单选题】:      

10题:甲有一架700万像素的“三星”数码照相机。其同事乙因到西藏旅游,向甲借用了该相机。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相机摔下山遭损毁。归来时,某乙购买一架500万像素“索尼”数码相机作为赔偿,甲不允,遂至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其所借出的相同型号的相机。法院审理后对甲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对于此事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甲对此“三星”相机享有的权利是一种相对权
B、在没有出借前,某甲对该相机的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
C、某甲的照相机被某乙损毁,某甲便拥有了向某乙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某乙则有义务赔偿某甲的损失。这种权利所针对的义务属于“对人义务”。
D、根据法院的判决,在某甲和某乙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型法律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第二性法律关系。
【多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