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易错题(2016-1-28) |
第1题:下列有关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权利问题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甚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和机制,无论其具体形态多么复杂,但终究都是围绕权利这一核心的内容和要素展开的 B.法律权利就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的手段 C.权利是为了保护一定的利益所采取的法律手段,而通过权利所保护的利益并不总是本人的利益,也可能是他人的、集体的或国家的利益 D.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所以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就是在履行义务 |
【多选题】: |
第2题:某国《公司法》第54条规定,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监事可以要求董事、经理予以纠正。某公司的监事发现公司董事和外人串通损害公司利益,要求该董事纠正但遭到拒绝,该监事向法院起诉却不被受理,法院的理由是该起诉没有法律依据。对于该案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从法的可诉性角度讲,某国《公司法》第54条规定存在缺陷 B.某国《公司法》第54条规定的缺陷可能使公司中的监事无法有效履行其职责 C.该事件说明,法的可诉性是一个应然性要求,实践中存在着法无可诉性的情形 D.要提高司法实践中法的有效性,就要注意在立法中确立法的可诉性 |
【多选题】: |
第3题: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哪一或哪些选项可以成立? A.古希腊最早的法律渊源是神谕,这是早期的习惯法 B.公元426年,罗马的狄奥多西二世颁布《引证法》,规定伯比尼安、保罗、盖尤斯、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五大法学家著作具有法律权威性,意见分歧依多数人观点;持平情况下以伯比尼安的观点为优先 C.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判例和解释为重要的法律渊源 D.非国家主义的法源理论认为除了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作为法律渊源外,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和发挥效力的各种规范、学说等也是法律渊源 |
【多选题】: |
第4题:****对法的作用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 B.可以诊断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侵权的症结,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标准和途径 c.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 D.没有法律就没有****可谈 |
【多选题】: |
第5题: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有效的买卖合同。在合同中约定,甲于合同签订30天后向乙提供50吨优质小麦,用以生产面包。乙在该合同签订后第二天又与丙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乙将50吨小麦制成面包后将全部出售给丙。从这两个合同中可以看出,对于乙的行为,法律显示出哪些规范作用?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 |
【多选题】: |
第6题:法的价值中最本质的价值是自由,正如马克思所说:“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制度下的法律虽然由国家制定,形式上具有合法权威,然而由于本质上背离了自由的要求,因而只能是一种徒具形式的“恶法”。任何不符合自由意蕴的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这是教材上阐述的观点。针对这一观点,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发表了下列看法。下列判断中哪种是正确的? A、甲同学认为,自由是极为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就不是法 B、乙同学认为,自由是神圣的,但自由也应有限度,这个限度应由法来规定 C、丙同学认为,自由诚可贵,法治亦重要,即使是现代社会,自由也应是法治范围内的自由 D、丁同学认为,教材所说的“任何不符合自由意蕴的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适合这种说法 |
【单选题】: |
第7题:刘光辉与张青莲到当地民政机关申请离婚,民政机关依法许可离婚并发给离婚证书。产生刘光辉与张青莲法律上的婚姻解除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
【单选题】: |
第8题:东村顾大妈一家共五口,大儿子、二儿子跟随丈夫到广东打工,收入微薄,只有年仅六岁小儿子在家上幼儿园。顾大妈无稳定工作,于是她于2005年9月到2006年8月期间在自己家中采用设神堂、画符、施法等方式为他人看病,西村李某向其求“医”后心情好转,疾病不治而愈,付给顾大妈2000元钱;西村夏某和辛某常年患病,听说后亦来求“医”,顾大妈施法五次,画符六张,获得9000元,夏某和辛某的病却恶化只好转投它处寻方。2006年11月,群众举报之,法院判决后,顾大妈痛哭流涕地说:“我大字不识一个,不懂法律,我有罪”。顾大妈的行为形成下列选项中的哪一法律关系? A、民事法律关系 B、平权性法律关系 C、行政管理法律关系 D、单向法律关系 |
【单选题】: |
第9题: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假设因为存在条件(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2)妻子王某毒死丈夫周某的行为是杀人行为;所以结论是:对王某应当处以死刑。这个处理过程是一种演绎推理 B、假设因为存在条件(1)有只猫在第一间房子的屋顶上;(2)有只猫在第二间房子的屋顶上;(3)有只猫在第三间房子的屋顶上;(4)还有第四间房子。所以结论是:很有可能有只猫在第四间房子的屋顶上。这个判断过程是一种归纳推理 C、假设因为条件(1)S是法定的某罪;(2)a是S的要素;(3)b是S的要素;(4)c是S的要素;所以结论是:S是具有a、b、c等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过程是辩证推理的运用 D、假设因为条件(1)案件因素a从属于S的范畴;(2)案件因素b从属于T的范畴;所以结论是:a和b应当区别对待。这个评判过程在法学上是一种推定 |
【单选题】: |
第10题:吴某承租姚某一套住房,租期为3年,每半年结算一次租金,双方签订了书面合同,各执一份。后因姚某要去国外工作并将在国外定居,便将该房卖给刘某,并办理了交易手续,但未能及时通知吴某。刘某买了此房后又在外地出差。半年之后,刘某以房主的身份向吴某收取房租,吴某拒绝向刘某缴纳租金。刘某向当地法院起诉。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判刘某败诉。针对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是义务性规则,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属于确定性指引,如果不按照这种行为模式行为,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B、法官在处理此案件的过程中,进行了归纳推理 C、从法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角度来讲,此案中法官对此案的处理是一种事实判断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属于法的正式渊源,在法律适用中一般先适用法的正式渊源,再适用法的非正式渊源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