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习题练习

司法考试易错题(2016-2-5)
1题:农民林某与松溪镇政府签署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拆迁后,该镇政府未给予足额补偿。林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一致,由该镇政府给予补偿。关于此案中的法律关系,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法院在调解中与农民甲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保护性法律关系
B、法院与甲、镇政府在调解中的法律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
C、农民甲与该镇政府签署协议所形成的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
D、农民甲与该镇政府签署协议所形成的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
【单选题】:      

2题:某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遇到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不知该如何适用的情况,以下哪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当该法官找不到任何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时,才可以适用法律原则
B、除非为了实现正在处理的个案的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C、如果这个法官找不到更强的理由,那么他就不能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D、如果可以适用于案件的法律规则规定的不是很合理,法官可以不用法律规则而用法律原则处理案件
【多选题】:      

3题:《合同法》第 58 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A、既体现了法律的确定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选择性指引作用
B、既体现了法律的确定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个别性指引作用
C、既体现了法律的确定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规范性指引作用
D、既体现了法律的选择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规范性指引作用
【单选题】:      

4题:下面是甲乙两个同学关于法的分类以及法的渊源的辩论:甲认为:①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法的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②国际公约现在是中国的法的渊源。③我国数量最大的一类法律渊源就是地方性法规。乙认为:①我国的行政法规就是由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法律。②随着全球化的趋势的不断发展,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在减少,现在判例法已经成为大陆法系的正式的法的渊源。③“试行”和“暂行”的法规的效力同其他法律是一样的。以上观点正确的是哪一项的组合? 
A、甲的说法① ②,乙的说法① 
B、甲的说法①③,乙的说法①②
C、甲的说法③,乙的说法③ 
D、甲的说法③,乙的说法②③
【单选题】:      

5题:某日,某县4名交通稽查队员紧追一驾驶摩托车的22岁的农民,在拐弯处,农民连人带车冲下土桥,撞在桥下的石墙上,车损人伤。4名交通稽查队员驾车扬长而去。对此,下列哪一个选项可以成立?
A、本案中,交通稽查队员紧追驾车的农民属于法的适用
B、本案中,交通稽查队员和该农民都有违法行为,双方互相抵销法律责任
C、本案中,交通稽查队员因实施追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属于我国法律规定法律责任的免除条件
D、本案中,交通稽查队员行为致人损害会导致国家赔偿
【单选题】:      

6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制裁的是哪一项?
A、林某因骑车不慎,撞伤他人,被法庭判决赔偿300元
B、某私企职员王某因侵占单位资金,被单位开除
C、常某因违约被仲裁机构裁定赔偿对方当事人损失10万元
D、钟某因生活作风问题严重被开除党籍
【单选题】:      

7题:王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在人类面前有两种规范存在着,一种是自然法则,一种是社会规范。理解这两种规范,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选项中正确的理解是?
A、自然法则是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但与人有关联,因而也具有文化的意蕴
B、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规范,它是一种文化现象
C、道德规范不仅调整人的行为,也调整人的精神或意识
D、国家认可是指赋予社会中已有的社会规范以法的效力
【多选题】:      

8题:江某和新欣家具厂于1月5日签订了一份关于木材的买卖合同,约定江某在1月15日前将质量合格的10吨木材运到新欣家具厂并交货付款。新欣家具厂在1月7日马上又和李某签订一合同约定,1月30日前将10吨木材精制成两套高档家具后均出售给李某布置新房用。从新欣家具厂的这两个行为来看,法律对于新欣家具厂显示出了哪些规范作用?
A、强制作用
B、教育作用
C、预测作用
D、指引作用
【多选题】:      

9题:甲有一架700万像素的“三星”数码照相机。其同事乙因到西藏旅游,向甲借用了该相机。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相机摔下山遭损毁。归来时,某乙购买一架500万像素“索尼”数码相机作为赔偿,甲不允,遂至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其所借出的相同型号的相机。法院审理后对甲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对于此事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甲对此“三星”相机享有的权利是一种相对权
B、在没有出借前,某甲对该相机的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
C、某甲的照相机被某乙损毁,某甲便拥有了向某乙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某乙则有义务赔偿某甲的损失。这种权利所针对的义务属于“对人义务”。
D、根据法院的判决,在某甲和某乙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型法律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第二性法律关系。
【多选题】:      

10题:依照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的要求,下列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
A、王法官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双方的代理人分别有多次私下接触,并在下班后将案卷带回家里研究
B、族长决定一起****案的被害人周某及家人不许向公安局报案,由****实施人董某向周某赔偿一万元作为私了补偿
C、在处理一件关于异地购销合同的纠纷时,石法官接到市里领导的批条,指示要保护本地企业,不能判外地企业胜诉
D、因贪污、受贿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的原局长万某因为患白血病,被监狱批准保外就医,没有收监执行
【多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