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统计分析,以下试题在2017/7/13日司法考试习题练习中,答错率较高,为:74%
【多选题】李某平时喜欢饮用“雪碧”饮料。某日在街头买到一瓶后感到口感不对,仔细观察原来该饮料商标为“雷碧”,但包装装潢与“雪碧”完全一样。李某气愤之下找到工商机关举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工商机关对此行为应如何认定?
A.这是因为李某自己粗心造成的误认,李某是无理取闹
B.“雷碧”商标是“傍名牌”行为,钻了法律的空子,可恶但合法
C.“雷碧”饮料构成欺骗性交易行为
D.“雷碧”饮料构成商标侵权
网考网参考答案:C、D,答错率:74%
网考网试题解析:
[考点] 不正当竞争行为
[答案及解析]CD。《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本案中,雷碧饮料的行为属于第2项中规定的情形,并非李某粗心的误认,所以A项错误。雷碧的行为是欺骗性交易,是法律所禁止的,故B项错误。由第5条规定可知,C、D项正确。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