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司法考试卷二每日一练(2017/9/22)
【单选题】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乙担心其母心脏痛发作,遂谎称开车撞人,需付五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诈骗罪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每日一练:司法考试卷二每日一练(2017/9/22)
【单选题】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乙担心其母心脏痛发作,遂谎称开车撞人,需付五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诈骗罪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网考网参考答案:B
网考网试题解析:
【考点】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抢劫罪、诈骗罪
【解析】本题考查这几个罪之间的区别。甲的行为不属于索要债务,因此首先可以排除非法拘禁罪。乙对其母进行了欺骗,这不是甲对乙的欺骗,因此也可以排除诈骗罪。本题真正有争议的是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还是绑架罪。题目说:“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这两句话表明甲具有明确的绑架勒索的意图。既然如此,甲控制人质乙之后,绑架行为就已经既遂了。即使甲不提出勒索要求,他都构成绑架罪。本案中,甲提出了勒索要求,他要求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乙为了怕刺激母亲,向其母谎称开车撞人,得到了5万元钱。乙要钱的方式并不影响甲的绑架既遂。所以,甲构成绑架罪。
【陷阱点拨】本题是考生在普法网“试题参考答案异议专区”提出非常多异议的一道题。很多考生认为根据2006年,2007年真题的答案,甲这种行为应该梅成抢劫罪,因为其母亲并不知道儿子被绑架,她并不是出于对乙的安危的忧虑而送上赎金的。所以,甲是对五直接进行胁迫并索取财物的,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因此应当构成抢劫罪。但是,本题和2006年。2007年的题目并不相同。2006年卷二第14题为:“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菜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该信用卡中打人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打入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中打入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褥款后将乙释放。请问甲的行为构成何罪?”在这道题中,甲的目的是抢劫乙,因为嫌钱少,就逼迫乙向自己的信用卡打人10万元。而本题中,甲原本存的就是绑架勒索的主观故意。他控制乙后,直接要求乙让其母亲送钱赎人。所以,甲的主观故意是绑架,乙采用什么方法把这个钱交出来,并不影响甲成立绑架罪。其实,甲既然存的是绑架的教意,那么他控制人质时,绑架罪就已经既遂。所以,本案应当认定为绑架罪。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大数据分析:在此试题本次每日一练练习中:
35%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37%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15%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13%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