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

易错题:甲见邻居乙长得漂亮且长期独居在家,便心生歹念,意欲趁夜晚乙熟睡时将其奸

2017年10月18日来源:司法考试 所有评论

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统计分析,以下试题在2017/10/17日司法考试习题练习中,答错率较高,为:33%
【单选题】甲见邻居乙长得漂亮且长期独居在家,便心生歹念,意欲趁夜晚乙熟睡时将其奸淫。某晚,甲撬开乙家的房门,悄悄潜入乙的卧室。此时乙其实并未入睡,她见甲进入其房间便猜到来意,由于乙对甲颇有好感,所以对与其性交并不反对,于是乙假装熟睡,任凭甲将其奸淫。甲做完案后离开。则甲的行为:( )
A.属于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犯罪
B.属于行为认识错误,构成犯罪未遂
C.属于客体认识错误,构成犯罪未遂
D.属于行为认识错误,构成犯罪既遂
网考网参考答案:C,答错率:33%
网考网试题解析:

[考点]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解析] 认识错误包括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又包括客体认识错误、对象认识错误、行为认识错误和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其中客体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客观上是否存在被侵犯的客体发生错误认识。它包括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误认为存在犯罪客体而实际上不存在,或误认为不存在犯罪客体而实际上存在,或意图侵犯某种犯罪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犯罪客体。行为认识错误包括行为性质认识错误和行为方法认识错误。前者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质与否存在错误理解,如假想防卫。后者指由于行为的差误造成的认识错误。在本案中甲误以为自己在侵犯乙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但实际上乙对甲的这一行为是默认的,也就是说甲误认为存在的犯罪客体实际上不存在,故属于客体认识错误。由于甲主观上有强奸他人的故意,客观上着手实施了强奸他人的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其行为并未齐备强奸罪所需的犯罪构成要件,因此应被认定为“未得逞”,构成犯罪未遂。故本题的答案为C。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