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每日一练(2017/11/22) |
第1题: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两年前,戴父在甲国定居,并获甲国国籍。2006年7月,戴父去世。根据有效遗嘱,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座楼房。根据甲国法律,取得该不动产后,戴某可以获得甲国的国籍,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于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国国籍。其后,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针对以上事实,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 B.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即退出中国国籍 C.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就应当得到批准 D.戴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 |
【单选题】: |
第2题:有关宪政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B.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C.真实而科学的宪法是宪政的生命 D.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 |
【单选题】: |
第3题:甲乙于2004年5月2日签定私有房屋买卖合同但未登记,同年7月中旬乙搬出后甲开始对房屋进行装修并于10月1日人住。该合同生效于( ) A.5月2日 B.7月中旬 C.10月1日 D.未生效 |
【单选题】: |
第4题:位于甲地南部赵某的住宅与乙地毗邻,赵某遂与乙地所有人王某签订了在乙地设定不得建高层建筑的地役权合同,并进行了登记。后来赵某将甲地北部转让给了孙某,自己只保留了甲地南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地役权的设定采登记对抗主义 B.地役权的设定采登记生效主义 C.甲地部分转让后,受让人孙某同时享有地役权 D.甲地部分转让后,受让人孙某不享有地役权 |
【多选题】: |
第5题:甲公司(卖方)与乙公司于2007年10月签订了两份同一种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合同,约定交货期分别为2008年1月底和3月中旬,采用付款交单方式。甲公司依约将第一份合同项下的货物发运后,乙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要求变更付款方式为货到后30天付款。甲公司无奈同意该变更。乙公司未依约付款,并以资金紧张为由再次要求延期付款。甲公司未再发运第二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并提起仲裁。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乙公司应以付款交单的方式支付货款 B.甲公司不发运第二份合同项下货物的行为构成违约 C.甲公司可以停止发运第二份合同项下的货物,但应及时通知乙公司 D.如乙公司提供了付款的充分保证,甲公司仍可拒绝发货 |
【单选题】: |
第6题:下列不属于对检察官予以辞退的情形的是:
A.旷工1年内累计达到36天的 B.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 C.不履行检察官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D.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持续一周的 |
【单选题】: |
第7题: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有周某、吴某、郑某、王某和冯某五人,周某向陈某转让股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须经五名股东的过半数同意 B.周某须书面通知其他四名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不同意 C.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D.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单选题】: |
第8题:5月10日,甲以自有房屋1套为债权人乙设定抵押并办理抵押登记。6月10日,甲又以该房屋为债权人丙设定抵押,但一直拒绝办理抵押登记。9月10日,甲擅自将该房屋转让给丁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乙可对该房屋行使抵押权 B.甲与丙之间的抵押合同已生效 C.不经乙的同意,甲转让房屋给丁的行为当然无效 D.丙可以要求甲赔偿自己所遭受的损失 |
【单选题】: |
第9题:欧陆商场有限公司在一次广告宣传活动中,擅自使用了王甲的肖像,王甲作为一个著名运动员,非常气愤,遂以欧陆公司为被告起诉至人民法院,请求损害赔偿,人民法院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欧陆公司一次性支付王甲赔偿金o万元,应王甲要求,欧陆公司以自己持有的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提供了质押,并且由光大公司提供了保证。但双方对诉讼费用的承担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按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调解协议的此项内容,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B.光大公司不签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书生效 C.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决定当事人承担诉讼费用的比例,并将决定记人调解书 D.该股票质押自调解协议签收之日起生效 |
【单选题】: |
第10题:陈某因为犯贪污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死刑缓期2年执行,2年缓刑期满,尚未裁定减刑的时候,陈某在监狱里面因与监狱当中另一罪犯不和,将其打伤致残,下列处理本案的做法正确的是:
A.应当对陈某执行死刑 B.应当延长陈某的缓刑期 C.应当给陈某减刑 D.应当依法裁定减刑后,对其所犯故意伤害罪另行审判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