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每日一练(2018/5/2) |
第1题: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
【单选题】: |
第2题:甲、乙系好朋友,甲给乙500元钱,委托其代买随身听一部,在公共汽车上500元钱被小偷偷走。则500元钱的损失应由谁负担?( )
A.甲 B.乙 C.甲、乙平均分担 D.乙承担大部分,甲适当分担 |
【单选题】: |
第3题:关于证人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王某是未成年人,因此王某没有证人资格,不能作为证人 B.原告如果要在诉讼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法院许可 C.甲公司的诉讼代理人乙律师是目击案件情况发生的人,对方当事人丙可以向法院申请乙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如法院准许,则乙不得再作为甲公司的诉讼代理人 D.李某在法庭上宣读未到庭的证人的书面证言,该书面证言能够代替证人出庭作证 |
【单选题】: |
第4题:关于上诉权的问题,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法院一审判决宁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辩护人认为处刑畸重提出上诉,但被告人明确表示不上诉,且不同意辩护人提出上诉。则辩护人的上诉有效 B.法院一审判决未成年何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何某要求上诉,但其法定代理人蒋某认为没有必要上诉r,不同意上诉。则何某上诉无效 C.刘某涉嫌走私罪一案委托两名辩护人金某和云某,一审宣判后,金某和云某对是否上诉产生了争议,金某要上诉,云某表示上诉无必要,而刘某同意金某的意见。则金某的上诉有效 D.在钱某伤害吴某案中,一审法院一并作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被害人吴某不服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部分,于判决生效后13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该上诉当然阻却了刑事判决部分的生效 |
【单选题】: |
第5题:周某为一孤寡老人,靠平日捡废品、领取低保补贴维持生活。因为村里拆迁获得一笔拆迁费,村里用来给周某另建了一栋平房,但周某平时还是住在自己的祖屋里。吴某为其一远房亲戚,多次对周某表示愿意赡养老人,周某遂与其达成口头协议,将平房赠与吴某,并交付给吴某使用,但未办理房屋产权变更手续。吴某此后每年给周某300元生活费,2004年,吴某因生活困难,未再支付。2006年春节,周某以吴某不履行义务为由要求撤销赠与,吴某不同意,引起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某与吴某的合同尚未生效 B.周某有权请求吴某承担违约责任,但无权主张撤销赠与 C.周某有权撤销赠与 D.吴某有权请求返还已支付的生活费 |
【单选题】: |
第6题:甲有两个儿子乙和丙,丙有一子丁。丙在2001年4月份死亡。甲2001年5月份死亡,死后留有房屋一间和存款若干。甲生前立有遗嘱,将其存款留给丙继承,在遗嘱中对房屋没有提及。丙死亡后,甲对其遗嘱也未作更改,那么对甲的财产的继承表述正确的是:
A.存款应该仅由丙的儿子丁根据遗嘱代位继承 B.房屋和存款都应该由丁代位继承 C.房屋应该仅由乙继承 D.房屋和存款都应该由乙和丁根据法定继承来继承 |
【单选题】: |
第7题:甲、乙二人各出资5万元购买了一套商品房,轮流居住,在甲居住期间因连降大雨,房屋倒塌,砸伤行人丙。丙应当向谁主张权利( )
A.甲、乙按出资比例对丙负责赔偿 B.甲对丙负责赔偿 C.甲、乙对丙负连带赔偿责任 D.甲、乙分别对丙负赔偿责任 |
【单选题】: |
第8题:1999年2月,刘某在香港以84万港币购买了12公斤金条。次日上午,刘某携带经过伪装的金条从某海关入境,入境时未向海关申报,企图将黄金偷运往内地销售。经鉴定,该批黄金价值人民币100万元,应缴纳关税8万元。下列对刘某行为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刘某的行为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 C.刘某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D.刘某的行为构成偷税罪 |
【单选题】: |
第9题:甲国发生的叛乱运动已被甲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该叛乱团体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区,强行掠夺或占用外国侨民和外国国家的财产。根据国际法,下列关于甲国政府是否承担责任的说法是哪个是正确的
A.承担直接责任 B.承担间接责任 C.甲国政府和叛乱运动共同承担直接责任 D.不承担责任 |
【单选题】: |
第10题:下列行为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A.甲是乙的司机,一日乙去洽谈生意途中连遇红灯,乙怕迟到,命令甲闯红灯,结果轧死一人,撞伤两人 B.在某甲组织的卖淫活动中,乙被其聘为保安,以协助其组织卖淫活动 C.甲明知乙发起的邪教组织旨在分裂国家,但甲仍为之提供了大量物质帮助 D.甲是窃车贼,窃得多辆高档自行车,乙得知后代为销售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