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习题练习

司法考试易错题(2018/9/8)
1题:200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有关“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最高效力
B.“宪法法律至上”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D.“宪法法律至上”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
【单选题】:      

2题:下列哪些情形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某县新建的批发市场进行招商,由于地段好,客流量大,所以本地商户蜂拥而上,某外地商户李某出价高所以抢得一个较好的摊位,令本地人恼火万分,他们唆使工商局工作人员陈某以不按时交纳管理费为名,强行将摊位的执照摘走
B.某市居民李某向市检察院举报本市公安局长陈某收受贿赂草菅人命,结果检察院检察人员段某为徇私情,将举报人的情况透露给陈某,导致李某被打击报复,造成二级残废
C.某市消协接到消费者举报某市场大量批发注水肉,遂组织工作人员将该市场封闭,结果造成无辜商户李某经济损失2000余元
D.某国有企业工人李某在日常作业中受工伤,按规定应得抚恤金5万元,但该企业以经营效益不好为由拒绝支付该笔款项
【单选题】:      

3题:某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经批准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但超过招股说明书规定的截止期限只募足其发行的股份的80%,此时( )。
A.可以经申请由审批机关批准延长30天募股期
B.可以由认股人召开大会决议设立公司
C.可以由发起人召开大会决议设立公司
D.认股人可以要求返还所缴股款并加算同期银行存款利息
【单选题】:      

4题: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该条文中的价值平衡,适用的是下列哪一项原则( )
A.价值位阶原则
B.个案平衡原则
C.比例原则
D.功利原则
【单选题】:      

5题: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领导将自己开除,意欲杀死学校领导,后来在情急之中吴某把张三当作校领导杀死,该犯的犯罪主观方面应属:( )
A.行为性质错误
B.工具的错误
C.行为对象错误
D.特定时空条件的错误
【单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