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每日一练(2018/11/30) |
第1题:甲家的承包地被乙家的承包地所包围,在承包时,有一条小路通往甲家的承包地,甲为了拓宽道路,与乙签订了一份协议,拓宽道路—丈,甲一次性支付 5000元。甲通过该合同所取得的权利为:
A.土地使用权 B.相邻权 C.地上权 D.地役权 |
【单选题】: |
第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因此每一个法律条文与每一条法律规则都是对应的 B.法律规则的适用是以“全有或全无”方式应用于个案中,而法律原则可以以冲突的形式存在于同一部法律之中 C.“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表明,法律条文是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 D.依据法律原则的不同分类,“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政策性原则、基本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
【单选题】: |
第3题:吴某因犯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吴某实际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时间为多少年
A.3年 B.8年C11年 D.5年 |
【单选题】: |
第4题:人民法院在依据特别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该案件属于民事权益争议的,应当如何处理( )
A.裁定转化为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 B.裁定转化为简易程序审理 C.裁定中止特别程序,报本院审委会决定 D.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另行起诉 |
【单选题】: |
第5题: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不能成立
A.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B.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C.法律规范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的产物,它也是社会需要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D.凯尔森指出:“法律责任是与法律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要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他作相反行为时,他应受制裁” |
【单选题】: |
第6题:以下对于“春秋决狱”的理解和陈述哪些是错误的 ( )
A.“春秋决狱”是汉代判案断狱的一种原则、方法和制度 B.它是直接引用《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经义内容,作为审理判决案件的法律根据 C.“春秋决狱”是由孔子提出的. D.“春秋决狱”符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审判原则 |
【多选题】: |
第7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的日工资50元,4月份的某周四单位安排王某下班后加班2个小时,单位最低应支付王某周四的日工资是100元 B.李某的日工资是60元,周六单位安排李某加班,单位最低应支付李某周六的加班费是120元 C.陈某的日工资是70元,10月1日和 10月2日单位安排陈某值班,单位最低应向陈某支付的这两天的工资总数是420元 D.冯某的日工资是80元,3月份的某周五单位安排冯某下班后加班3个小时,单位除应向冯某支付80元的基本工资外,最低还应向冯某支付120元的加班工资 |
【单选题】: |
第8题:甲是M国驻华大使,2001年12月9日,N国通过外交途径请求我国B市高级人民法院向甲送达N国检察机关对甲提起的刑事起诉状副本,经查,N国与我国没有签订司法协助协定。在这种情况下B市高级人民法院正确的做法是:
A.应当送达,因为我国对甲享有属地管辖权 B.应当送达,但N国必须与我国存在互惠关系 C.不应当送达,因为我国对甲不享有属人管辖权 D.不应当送达,因为甲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
【单选题】: |
第9题:黄某被人民法院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黄某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服刑期间多次申诉。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关于重新审判的期限,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B.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1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1个半月 C.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1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3个月 D.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1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
【单选题】: |
第10题:在杨某被控故意杀人案的审理中,公诉人出示了死者女儿高某(小学生,9岁)的证言。高某证称,杨某系其表哥,案发当晚,她看到杨某举刀杀害其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因高某年幼,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出示 B.因高某对所证事实具有辨别能力,其证言可以作为证据出示 C.高某必须到庭作证,否则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出示 D.高某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其证言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