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

解析:伪证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A.证人B.鉴定人C.记录人D.辩护人

来源:网考网司法 所有评论

【单选题】伪证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 )。
A.证人
B.鉴定人
C.记录人
D.辩护人
网考网参考答案:D
网考网解析:

《刑法》第305条规定了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1)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   (2)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侵犯对象,既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怀疑有罪而实际上是无罪的人。   (3)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意图。   (4)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必须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虚假”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无中生有,捏造或者夸大事实以陷人入罪;一种是将有说成无,掩盖或者缩小事实以开脱罪责。   行为的方式没有限制,如在口头陈述中作虚假陈述,在文字鉴定中作虚假鉴定,不记录或者擅自增添重要事实,在笔译或者口译中作虚假翻译等。   ②必须是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这里的“案件”只限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中作伪证的,不成立本罪。   “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是指对案件结论有影响的情节,即对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量刑的轻重具有重要关系的情节。   伪证行为只要足以影响案件结论即可,不要求实际上影响了案件结论。   ③必须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即在立案侦查后、审判终结前的过程中作伪证。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相关推荐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