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司法考试卷一每日一练(2019/3/22)
【单选题】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
C.清束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
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每日一练:司法考试卷一每日一练(2019/3/22)
【单选题】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
C.清束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
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网考网参考答案:D
网考网试题解析:
[考点]清末“预备立宪”
[解析]第一。《钦定宪法大纲》。(1)定义与性质。清廷宪政编查馆编订。于1908年8月颁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2)结构与主要内容。共23条,分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4条规定了君主在立法、行政、司法、统军等各方面的绝对权力.维护皇帝尊严,保障皇权,限制议会权力等。第二部分规定了臣民的诸项义务,并加以种种限制。(3)特点。皇帝专权,人民无权。(4)实质。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的绝对权力,体现了满洲贵族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及愿望。由此可见,《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但并未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因此,选项A说法错误,不应当选。
第二,《十九信条》。(1)定义。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抛出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2)公布背景。1911年清王朝迫于武昌革命风暴,匆匆命令资政院迅速起草宪法,企图渡过危机,资政院仅用3天时间即拟定,并于11月3日公布。(3)内容。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且对人民权利只字未提,更暴露其虚伪性。因此,也未能挽回清王朝的败局。由此可知,选项B说法错误,<十九信条》并没有取消皇权至上,而是仍强调皇权至上。因此,选项B不应当选。
第三,谘议局。(1)定义。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筹建于1907年,1908
年7月颁布《谘议局章程>及《谘议局议员选举章程》,1909年开始在各省设立。(2)实质。各省督抚严格控制下的附属机构。(3)宗旨、权限。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决算预算、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本省督抚的咨询等。选项D正确,应选。
第四,资政院。(1)定义。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筹建始于1907年,1908年以后陆续完成《资政院院章》,1910年正式设立。(2)性质。是承旨办事的御用机构,与近现代社会的国家议会有根本性的不同。(3)内容。可以“议决”国家年度预决算、税法与公债,以及其余奉“特旨”交议事项等。但一切决议须报请皇帝定夺,皇帝还有权谕令资政院停会或解散及指定钦选议员。由此可见。选项C中“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的说法是错误的。资政院与近现代社会的国家议会有根本性的不同。C项不当选。
[难度系数]**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大数据分析:在此试题本次每日一练练习中:
69%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2%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14%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15%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