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习题练习

司法考试每日一练(2019/8/27)
1题:本案的被告是:
 
A.市工商局
B.市消费者协会
C.市人民政府
D.市工商局与市消费者协会
【多选题】:      

2题:孙某系无业人员,终日随身携带非法购买的枪支,伺机作案。一日看见一女士提包过来,孙某乘女士不备,一把夺过提包,撒腿就跑。对于孙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持枪抢劫
B.抢夺罪
C.按照抢劫罪定罪
D.盗窃罪
【单选题】:      

3题:张三向李四出售房屋,约定张三应于10月20日前向李四交付房屋并办理产权登记,李四应于10月21日前付款。10月18日,张三又将该房屋出售于李伟,双方并办理了产权登记,但未交付房屋。根据《合同法》,在10月20日前,李四:
A.不得向张三主张违约责任,因为履行期没有届满,不构成违约
B.不得向张三主张违约责任,因为房屋所有权尚未转移,张三仍得履行
C.得向张三主张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合同因标的不能而无效
D.得向张三主张默示预期违约的责任
【单选题】:      

4题:居住在黄河市东区的甲诉居住在黄河市南区的乙侵权一案,经黄河市西区法院一审终结,判决乙赔偿甲5万元。乙向该黄河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了乙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乙未按照执行通知书履行判决所确定的支付甲5万元的义务,法院可以采取何种措施 ()A.要求乙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
B.可以通过电视台公布乙不履行义务的信息
C.要求支付迟延履行利息
D.对乙进行拘留
【多选题】:      

5题:根据我国《刑法》,持枪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甲某在对乙某实施抢劫的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类似手枪的小型武器,对照我国《刑法》第 263条的规定,下列对有关国家机关的法律解释权表述正确的是哪些
A.若甲某的加重情节依法应当不成立,则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B.若甲某的加重情节依法应当成立,则是对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做补充规定的问题,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而无他法
C.该种小型武器杀伤力极其微弱,对于甲某的情况的起诉若有适用刑事诉讼法上的疑难,可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
D.若甲某的行政工作人员编制有一定疑问,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解释,也可以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而不能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多选题】:      

6题:以下盗窃犯罪可以判处死刑的是()。
A.惯犯高某从1995年起先后多次在公共场所扒窃,所得赃款赃物折合83.5万元
B.王某盗窃某证券交易所职工大院内汽车一辆,价值45万元
C.盗墓犯李某盗窃国家一级珍贵文物二件,导致无法追回
D.陈某伙同邢某盗窃某银行金库,获现金50万元
【多选题】:      

7题:关于物权,说法错误的是
A.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B.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C.人们可以通过购买获得月球表面土地的物权
D.人们对装在玻璃瓶里的新鲜空气可以享有物权
【单选题】:      

8题:甲公司与仓储公司乙签订仓储合同,约定由乙为其保管三箱货物。后来在存储期间货物出现毁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货物损毁是因为包装不符合规定,则乙不承担责任
B.若货物毁损是因为该货物旁边的丁公司的货物的性质所致,则乙不应该承担责任
C.若货物损毁是因为货物的性质所致,则乙不承担责任
D.若货物毁损是下雨时房屋漏水被淋所致,则乙应该承担责任
【单选题】:      

9题:某出版社1997年4月9日收到某作家以挂号邮件寄来的一部小说书稿。至同年10月9日,出版社未给予任何答复。对上述情况,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出版社的沉默应视为已同意采用,该作家有权要求出版社正式签订合同
B.出版社的沉默应视为不同意采用,该作家仅有权要求出版社退还原稿
C.出版社还有三个月法定期间决定采用或不采用,该作家现在无权对出版社提出签约或退稿的要求
D.出版社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采用或不采用的答复,该作家有权要求出版社退回原稿和给予经济补偿
【单选题】:      

10题:刘慧(女)与张方(男)2002年在甲市A区某街道办事处办理登记结婚。婚后二人一直居住在甲市B区,2004年3月刘慧与张方因在乙市从事假烟生意而被公安机关查获,乙市C区人民法院于同年10月以假冒产品罪判处刘慧有期徒刑1年,张方有期徒刑5年,双方被关押于乙市D区的监狱。2006年4月,刘慧拟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请问下列哪个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
A、甲市A区人民法院
B、甲市B区人民法院
C、乙市C区人民法院
D、乙市D区人民法院
【单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