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统计分析,以下试题在2019/10/11日司法考试习题练习中,答错率较高,为:36%
【多选题】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缔结双边条约时,约定法、西两国文字的文本同样作为准文本,并以英语文本作为参考文本。条约生效后,两国发现三个文本的某些用语有些分歧:依西班牙文字文本进行解释对法国更加有利,而依英语文本进行解释对西班牙更有利。根据《维也纳条约法》.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法、西两国应接受语言文本的拘束
B.法国可以仅根据西班牙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文本对其有利且为准文本
C.西班牙可以根据英语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文本为参考文本,不必考虑法、西两国语言文本
D.由于三种文本用语有分歧,该条约无效
网考网参考答案:B、C、D,答错率:36%
网考网试题解析: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对两种以上文字的条约的解释应遵守以下相关规定: (1)经两种以上文字认证作准的条约,除另有规定外,每种文字的约文应同样作准; (2)作准文本以外的条约译本,不能作为作准文本,仅可以在解释条约时作为参考; (3)在各种文字的作准约文中,条约的用语应被推定为有相同的意义。如有分歧,除条约明文规定了根据某种文字文本进行解释外,各方只受其本国文字文本的拘束,且不得从他方文字约文的不同解释中获取利益; (4)各种作准文本意义有分歧时,除另有规定外,应采用顾及条约目的及宗旨的最能调和各约文的意义。 故由上可知BCD项为正确答案。 条约法是国际法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关于条约的缔结、效力和解释都要遵循相应的规则。对于条约解释所要遵循的规则,考生需要加以理解,以免考试时模棱两可。 除了上述原则外,还需掌握条约解释的一般原则: (1)根据通常含义和上下文; (2)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 (3)善意解释。
document.getElementById("warp").style.display="none";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style.display="block";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