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司法考试卷一每日一练(2019/11/8)
【多选题】中国法的现代化的特点包括:
A.我国的法律体系总体上倾向于大陆法系,但吸收了英美法系的一些特点
B.法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明显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
C.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变革在后
D.以清末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启动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每日一练:司法考试卷一每日一练(2019/11/8)
【多选题】中国法的现代化的特点包括:
A.我国的法律体系总体上倾向于大陆法系,但吸收了英美法系的一些特点
B.法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明显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
C.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变革在后
D.以清末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启动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网考网参考答案:A、B、C、D
网考网试题解析:
[考点] 中国法的现代化的特点
[答案及解析] ABCD。1902年,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的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英、日、美、葡四国表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皆臻完善”之后,愿意放弃领事裁判权。为此,清政府下诏,派沈家本、伍廷芳主持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启动了。故D项说法正确。
从起因看,中国法的现代化明显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西方法律资源也就必然成为中国法的现代化的主要参照。中国近百年法的现代化的历史,既与所有外源型法的现代化有共同之处,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i(1)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2)由模仿民法法系到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由于近代以来法的现代化方式的影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引入的前苏联法律模式也是受民法法系的影响,所以,我国总体上仍然倾向于民法法系,但吸收了普通法系的一些经验,如审判程序等。故A项说法正确。(3)法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
型。从清末修律开始,中国法的现代化一直是立法主导型,即通过大规模的、有明确针对性的立法,自上而下地建立全新的法律体制。故B项说法正确。(4)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更新在后,思想领域斗争激烈。近代以来,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国家正式制度层面上推进较快。但先进的思想观念被社会接受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如此一来,“精英”意识与“大众”意识之间就存在差距了。在思想理论界,对法的现代化的认识也并不统一,观点分歧相当大。故C项正确。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大数据分析:在此试题本次每日一练练习中:
32%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6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8%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