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房地产经营活动属于房地产二级市场的是( )。
A.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协议出让
B.新建房地产的买卖
C.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拍卖出让
D.征用集体所有土地
A.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协议出让
B.新建房地产的买卖
C.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拍卖出让
D.征用集体所有土地
【单选题】(二)
某开发公司现以1200万元购买一块土地,根据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开发商计划在1年内建成一栋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预计总售价可达到6000万元,现实一年期贷款利息率为5.85%,销售税费率控制在6%,开发商要实现预付资本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建筑物折旧是指()。A.建筑物因时间经过所造成的损耗
B.建筑物的新旧程度
C.建筑物重置成本与残值率的乘积
D.对建筑物的人为破坏
某开发公司现以1200万元购买一块土地,根据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开发商计划在1年内建成一栋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预计总售价可达到6000万元,现实一年期贷款利息率为5.85%,销售税费率控制在6%,开发商要实现预付资本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建筑物折旧是指()。A.建筑物因时间经过所造成的损耗
B.建筑物的新旧程度
C.建筑物重置成本与残值率的乘积
D.对建筑物的人为破坏
【单选题】某企业于2008年12月31日以出让方式取得了一宗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期的国有工业用地,土地总面积为3000m2,交纳的土地出让金为30元/m2,该宗地土地开发程度已达到“五通一平”(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排水及场地平整)。
2009年12月31日,该企业因改制需要进行土地价格评估,经调查,该地区土地取得费(含税费)平均为10万元/亩,“五通一平”土地开发费为8万元/亩,在土地开发期内均匀投入,土地开发周期为一年,银行贷款年利率为5.5%,投资利润率为10%,土地还原率为6%,50年期出让金水平仍保持不变。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利用剩余法所计算的待开发土地的价格是开发商取得土地所能支付的()费用。A.最高
B.最低
C.合理
D.总
2009年12月31日,该企业因改制需要进行土地价格评估,经调查,该地区土地取得费(含税费)平均为10万元/亩,“五通一平”土地开发费为8万元/亩,在土地开发期内均匀投入,土地开发周期为一年,银行贷款年利率为5.5%,投资利润率为10%,土地还原率为6%,50年期出让金水平仍保持不变。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利用剩余法所计算的待开发土地的价格是开发商取得土地所能支付的()费用。A.最高
B.最低
C.合理
D.总
【单选题】土地估价师以恶意压价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争揽业务,违反了( )。
A.《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管理办法》
B.《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章程》
C.《注册土地估价师自律守则》
D.《土地估价师实践考核与执业登记办法(试行)》
A.《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管理办法》
B.《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章程》
C.《注册土地估价师自律守则》
D.《土地估价师实践考核与执业登记办法(试行)》
【单选题】下列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C.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房地产销售计划
D.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坚持旧区改建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A.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C.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房地产销售计划
D.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坚持旧区改建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单选题】( )是土地管理的客体。
A.土地行政主管机构
B.土地行政主管人员
C.土地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问的关系
D.土地制度
A.土地行政主管机构
B.土地行政主管人员
C.土地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问的关系
D.土地制度
【单选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规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 )。
A.征用土地
B.农村集体土地
C.乡镇集体土地
D.国有土地
A.征用土地
B.农村集体土地
C.乡镇集体土地
D.国有土地
【单选题】《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一次性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 )公顷以上的,报国务院批准。
A.300
B.400
C.500
D.600
A.300
B.400
C.500
D.600
【判断题】二等观测中观测点和照准点的归心元素,测前和测后各测定一次。()
【单选题】全国人大通过的( )标志着土地估价走向了成熟。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