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统计分析,以下试题在2018/1/14日特岗教师考试习题练习中,答错率较高,为:55%
【分析解答题】
教学课题: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切线的长有什么关系?
①发现结论:在透明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圆形,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分别为切点,让学生操作,沿直线OP将图形对折,启发学生思考或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得出结论:PA=PB,∠APO=∠BPO. 
②证明结论:如图,连接OA,OB,
因为PA,PB是⊙O的两条切线,
所以∠PAO=∠PB0=900,
所以△POA与△POB均为直角三角形.
在Rt△POA与Rt△POB中,0P=OP,OA=0B.
所以Rt△POA≌Rt△POB,
所以PA=PB,∠APO=∠BPO.

根据这个教学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教学过程中用到了哪两种推理方法?
(2)结合案例,简要阐述这两种推理方法的异同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写出你对上述教学过程的反思.
,答错率:55%
网考网试题解析:
(1)以上教学中,过程①运用了合情推理.过程②运用了演绎推理. (2)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例如本案例,过程①中.通过图形折叠,学生发现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切线的长相等这个结论,此前教师并没有给出这个结论;过程②中,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等来证明过程①中发现的结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3)教师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使用两种推理方法,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归纳.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乐于思考、敢于猜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和良好的习惯,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