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统计分析,以下试题在2019/7/18日特岗教师考试习题练习中,答错率较高,为:58%
【分析解答题】案例分析
教版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课前先搜集一些生活中含有一集的多位数,课上利用生活资源,安排了下面的体验活动。
1.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数1亿颗围棋子,先数100颗围棋子,看需要多少秒,再推算
出数1亿颗围棋子所需时间
2.借助材料,同桌合作,选择一个项目探究学习,并完成研究单。
有的同学研究1亿张纸摞在一起有多高;有的同学硏究1亿枚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有点研究1亿粒大米重多少千克,等等。分组交流汇报。总结探究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归纳探究结结果
3.结合学生身边的数学,引发思考,如果一层楼高3米,20层楼高60米,这一亿枚硬币摆在一起的高度相当于20层楼的多少倍?让学生闭上眼晴想象:平时看2层楼、看20层楼有什么感觉?如果是3000多层这样高的楼呢?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中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的重要性。
(1)本案例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数学活动经验”主要特征的理解
(3)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你会怎样引导学生积累和发展“数学活动经验”?
,答错率:58%
网考网试题解析:
【参考答案】 1、值得借鉴的地方:①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②问题的设置具有发散性、开放性和可选性;③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学生的人生观具有积极地影响 2、主体性。经验是存在于个体头脑中而无法直接观察的心智表征或心智结构。②实性。经验离不开活动,数学活动是经验产生的源泉,因此离开了数学活动,就根本不会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只有亲身经历体验了才能形成经验,经验具有明显的实践性。③内隐性。人作为一个个体是通过日常生活、与人交往或其他活动形成大量的个体经验,拓展最近发展区,并通过意义建构把最近发展区变成现实的发展。④多样性。对同一个数学活动,即使外部条件相同,针对同一对象,每一个学生仍然可能具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经验。⑤指导性。凡是有学习的地方都存在着经验。学生通过基本数学活动,获得的经验要能进行反思提炼,形成对以后类似情境与活动的指导作用。⑥过程性。从知识的角度上讲,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是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活动图式” 3、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主动探索学习过程,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①从已有生活经验入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因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活动的过程。②从问题入手,生成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不断探讨新知识的学习,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③从兴趣入手,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要激发小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分析信息来源、交流数学信息。④从方法入手,获取数学活动经验。这样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经验就记得牢、印象深,且不容易忘记。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