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相对指标
D.标志变异指标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相对指标
D.标志变异指标
【单选题】标准化处理是将变量值转化为数学期望为O,方差为1的标准化数值,其变量服从的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二项分布
C.指数分布
D.任何分布
A.正态分布
B.二项分布
C.指数分布
D.任何分布
【多选题】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包括的平衡关系有()。
A.可支配总收入+部门增加值+分配性收入-分配性支出
B.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
C.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非金融投资=净金融投资
D.分配性交易的各行总计等于适用总计
E.各机构部门劳动报酬=该部门劳动报酬使用
A.可支配总收入+部门增加值+分配性收入-分配性支出
B.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
C.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非金融投资=净金融投资
D.分配性交易的各行总计等于适用总计
E.各机构部门劳动报酬=该部门劳动报酬使用
【判断题】完全消耗系数不可能大于1
【判断题】(二)现有十个地区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价格和居民收人有关资料。
55、根据所给资科分别计算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简单相关系数Ryx1=-0.9325,Ryx2=-0.8804,Rx1x2=-O.857。偏相关系数ry1/2=-0.7284,ry2/1=0.4365,r12/y=-O.2103,将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明显小于前者,其原因是()
A.后者剔除了第三种因素的影响
B.后者包含了第三种因素的影响
C.前者剔除了第三种因素的影响
D.没有原因
56、利用所给的资料可建立二元回归方程.将其回归系数标准化建立的标准二元回归方程为
y′=-0.6703x′1+0.306x′2,
从此方程可见()
A.解释变量x1的重要性要大于x2
B.解释变量x2的重要性要大于x1
C.解释变量x1和x2同样重要
D、它们的重要性无法判断
57、对所给资料分别拟合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幂函数回归方程,分别计算它们的估计标准差.结果发现二元回归估计标准差太于幂函数回归估计标准差,由此可见()。
A.线性回归比幂函数回归效果好
B.幂函数比线性回归回好效果好
C.线性回归与幂函数回归效果不能比较好
D.线性回归比幂函数回归效果一样
58、上述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的检验采用 ()。
A.z检验
B.t检验
C. F检验
D.X2检验
55、根据所给资科分别计算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简单相关系数Ryx1=-0.9325,Ryx2=-0.8804,Rx1x2=-O.857。偏相关系数ry1/2=-0.7284,ry2/1=0.4365,r12/y=-O.2103,将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明显小于前者,其原因是()
A.后者剔除了第三种因素的影响
B.后者包含了第三种因素的影响
C.前者剔除了第三种因素的影响
D.没有原因
56、利用所给的资料可建立二元回归方程.将其回归系数标准化建立的标准二元回归方程为
y′=-0.6703x′1+0.306x′2,
从此方程可见()
A.解释变量x1的重要性要大于x2
B.解释变量x2的重要性要大于x1
C.解释变量x1和x2同样重要
D、它们的重要性无法判断
57、对所给资料分别拟合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幂函数回归方程,分别计算它们的估计标准差.结果发现二元回归估计标准差太于幂函数回归估计标准差,由此可见()。
A.线性回归比幂函数回归效果好
B.幂函数比线性回归回好效果好
C.线性回归与幂函数回归效果不能比较好
D.线性回归比幂函数回归效果一样
58、上述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的检验采用 ()。
A.z检验
B.t检验
C. F检验
D.X2检验
【单选题】国内生产总值在价值的构成上,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的( )总和。
A、增加值
B、总产出
C、中间消耗
D、劳动力报酬
A、增加值
B、总产出
C、中间消耗
D、劳动力报酬
【判断题】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 )
【单选题】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失业人员的是( )
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养者
B、半日工
C、季节工
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养者
B、半日工
C、季节工
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多选题】经济衰退时期,依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
响有( )
A、减少了政府债务
B、增加政府债务
C、缓和了通货膨胀
D、缓和经济萧条
E、税收增加
响有( )
A、减少了政府债务
B、增加政府债务
C、缓和了通货膨胀
D、缓和经济萧条
E、税收增加
【多选题】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B、实现充分就业
C、稳定价格水平
D、实现市场的完全竞争
E、平衡国际收支
A、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B、实现充分就业
C、稳定价格水平
D、实现市场的完全竞争
E、平衡国际收支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