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一个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群桩基础,桩径d=0.8m,桩间距sax=say= 2.5m,由于建筑场地浸水,黄土地基发生湿陷,桩四周出现负摩阻力,若已知中性点以上桩的平均负摩阻力标准值
,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加权平均有效重度。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的规定,该桩基的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ηn应取()。A.2.07
B.1.53
C.1.00
D.0.83

B.1.53
C.1.00
D.0.83
【单选题】某无筋扩展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为180kPa,采用毛石材料,其台阶允许宽高比为( )
A、1:1.0
B、1:1.25
C、1:1.5
D、1:2.0
A、1:1.0
B、1:1.25
C、1:1.5
D、1:2.0
【多选题】边坡支护结构设计时应进行下列( )计算和验算
A、支护结构的强度计算
B、锚杆锚固体的抗拔承载力和立柱与挡墙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C、支护结构整体或局部稳定性验算
D、边坡支护结构发生失稳时,邻近建(构)筑物的变形验算
E、地下水控制计算和验算
A、支护结构的强度计算
B、锚杆锚固体的抗拔承载力和立柱与挡墙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C、支护结构整体或局部稳定性验算
D、边坡支护结构发生失稳时,邻近建(构)筑物的变形验算
E、地下水控制计算和验算
【单选题】对于房屋建筑及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在初勘阶段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应符合一定原则,下列各原则中( )是错误的
A、勘察线应垂直于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地层界线布置
B、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
C、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D、在建筑物的轮廓线上及中心点应布置勘探点
A、勘察线应垂直于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地层界线布置
B、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
C、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D、在建筑物的轮廓线上及中心点应布置勘探点
【单选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型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6,自震周期为2.5 S,该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A.(A) 0.04
B.(B) 0.05
C.(C) 0.17
D.(D) 0.20
A.(A) 0.04
B.(B) 0.05
C.(C) 0.17
D.(D) 0.20
【单选题】 当软土地基表层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硬壳层”作为地基持力层时,比较合理的基础方案是( )。
A.砖和毛石基础
B.素混凝土扩展基础
C.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D.灰土和三合土基础
A.砖和毛石基础
B.素混凝土扩展基础
C.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D.灰土和三合土基础
【单选题】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才能完成下列不属于其中的手段及方法的是( )
A、勘探与取样
B、原位测试
C、室内试验
D、环境监测
A、勘探与取样
B、原位测试
C、室内试验
D、环境监测
【单选题】混合岩属于下列( )种岩类
A、岩浆岩
B、浅变质岩
C、深变质岩
D、岩性杂乱的任何岩类
A、岩浆岩
B、浅变质岩
C、深变质岩
D、岩性杂乱的任何岩类
【单选题】( )的情况下,群桩承载力最宜取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A、 端承型低承台群桩
B、 端承型高承台群桩
C、 摩擦型群桩
D、 摩擦型低承台群桩
A、 端承型低承台群桩
B、 端承型高承台群桩
C、 摩擦型群桩
D、 摩擦型低承台群桩
【单选题】某厂房地基为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90 kPa。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140 kPa。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处理地基,桩径设定为0.36 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340 kN计,基础下正方形布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80,问桩距应设计为( )。
A、 1.15 m
B、 1.55 m
C、 1.85 m
D、 2.25 m
A、 1.15 m
B、 1.55 m
C、 1.85 m
D、 2.25 m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