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老堆积土的时代界限为( )
A、Q3及以前
B、Q4及以前
C、100年以前
D、在50-100年之内视压密情况而定
A、Q3及以前
B、Q4及以前
C、100年以前
D、在50-100年之内视压密情况而定
【多选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规定,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桩承台,下列关于液化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分析中,( )是正确的
A、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不考虑液化土对桩周土层侧阻力的影响
B、承台下有1m以上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将液化土层测阻力标准值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
C、承台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1m时,ψL应取O
D、ψL系数取值与饱和土标准贯人实测击数N63、5与饱和土的液化判别标准贯人击数界值Ncr的比值λN有关,λN值大的ψL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A、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不考虑液化土对桩周土层侧阻力的影响
B、承台下有1m以上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将液化土层测阻力标准值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
C、承台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1m时,ψL应取O
D、ψL系数取值与饱和土标准贯人实测击数N63、5与饱和土的液化判别标准贯人击数界值Ncr的比值λN有关,λN值大的ψL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单选题】挡土(围护)结构,支撑及锚杆的应力应变观测点和轴力观测点,应布置于( )
A、受力较大的且有代表性的部位
B、受力较大,施工方便的部位
C、受力较小的且有代表性的部位
D、受剪力较大,施工方便的部位
A、受力较大的且有代表性的部位
B、受力较大,施工方便的部位
C、受力较小的且有代表性的部位
D、受剪力较大,施工方便的部位
【单选题】按《岩土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计算滑坡推力,其作用点取以下( )位置是正确的
A、滑体厚度1/2处
B、滑体厚度1/3处
C、滑动带处
D、滑体顶面处
A、滑体厚度1/2处
B、滑体厚度1/3处
C、滑动带处
D、滑体顶面处
【单选题】某地基采用强夯法加固,试夯后发现地基有效加固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的措施对增加有效加固深度最有效。()
A、 提高单击夯击能
B、 增加夯击遍数
C、 减小夯击点距离
D、 增大夯击间歇时间
A、 提高单击夯击能
B、 增加夯击遍数
C、 减小夯击点距离
D、 增大夯击间歇时间
【多选题】进行岩石锚杆抗拔试验时,试验数量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少于总锚杆数1%且不少于6根
B.不少于总锚杆数1%且不少于3根
C.不少于总锚杆数5%且不少于6根
D.不少于总锚杆数5%且不少于3根
A.不少于总锚杆数1%且不少于6根
B.不少于总锚杆数1%且不少于3根
C.不少于总锚杆数5%且不少于6根
D.不少于总锚杆数5%且不少于3根
【单选题】某红黏土的含水率试验如下:天然含水率51%,液限80%,塑限48%,该红黏土的状态应为()
A、 坚硬
B、 硬塑
C、 可塑
D、 软塑
A、 坚硬
B、 硬塑
C、 可塑
D、 软塑
【单选题】已知
A.
Cu2+/Cu)=0.342v B.
(i2/i-)=0.536v
C.
(FE3+/FE2+)=0.771v D.
(sn4+/sn2+)=0.151v
试判断下列还原剂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是()。
A.Cu i- FE2+ sn2+ B.i- FE2+ sn2+Cu
C.sn2+Cu i- FE2+ D.FE2+ sn2+ i-Cu
A.
C.
试判断下列还原剂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是()。
A.Cu i- FE2+ sn2+ B.i- FE2+ sn2+Cu
C.sn2+Cu i- FE2+ D.FE2+ sn2+ i-Cu
【单选题】对于化学反应
3Cl2+6NaOH=NaClO3+5NaCl+3H2O
下列评述中,对Cl2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的正确评述是()。
A.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Cl2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
Cl2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 D.Cl2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3Cl2+6NaOH=NaClO3+5NaCl+3H2O
下列评述中,对Cl2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的正确评述是()。
A.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Cl2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
Cl2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 D.Cl2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单选题】按我国抗震设防水准,下列关于众值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众值烈度与基本烈度实际上是相等的
B.众值烈度的地震加速度比基本烈度的地震加速度约低0.15g
C.遭遇众值烈度地震时设防目标为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D.众值烈度是该地区50年内地震烈度的平均值
A.众值烈度与基本烈度实际上是相等的
B.众值烈度的地震加速度比基本烈度的地震加速度约低0.15g
C.遭遇众值烈度地震时设防目标为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D.众值烈度是该地区50年内地震烈度的平均值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