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在一般情况下,对大多数的结构而言,抗震设防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是通过( )实现的
A、第一阶段设计
B、第二阶段设计
C、概念设计
D、抗震构造措施
A、第一阶段设计
B、第二阶段设计
C、概念设计
D、抗震构造措施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下列( )中的建筑应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
A.超过8层的一般民用框架结构
B.软土地基上的砌体结构
C.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承载力小于80kPa的一般工业厂房
D.基底压力大于250kPa的多层框架结构
A.超过8层的一般民用框架结构
B.软土地基上的砌体结构
C.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承载力小于80kPa的一般工业厂房
D.基底压力大于250kPa的多层框架结构
【单选题】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为防止地基产生较大的变形,在地基设计时可采用补偿设计的概念,宜采用的基础方案是( )。
A.条形基础
B.交叉条形基础
C.箱形基础
D.刚性基础
A.条形基础
B.交叉条形基础
C.箱形基础
D.刚性基础
【单选题】 反应土实际变形情况的力学指标是( )。
A.变形模量
B.压缩模量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A.变形模量
B.压缩模量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单选题】 作用在挡土墙上土压力有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三种,区分土压力的依据是( )。
A.挡土墙的形式
B.挡土墙后填土的类型
C.挡土墙的高度
D.挡土墙的位移方向
A.挡土墙的形式
B.挡土墙后填土的类型
C.挡土墙的高度
D.挡土墙的位移方向
【单选题】下列( )是对融土的正确表述
A、将要融化的冻土
B、完全融化的冻土
C、部分融化的土
D、冻土自开始融化到已有压力下达到完全固结稳定为止,这一过渡状态的土体
A、将要融化的冻土
B、完全融化的冻土
C、部分融化的土
D、冻土自开始融化到已有压力下达到完全固结稳定为止,这一过渡状态的土体
【单选题】有土工试验测定冻土融化下沉系数时,下列( )是对冻土融化下沉系数的正确说法
A、压力为零时,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B、在自重压力下,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C、在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下,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D、在压力为100kPa时,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A、压力为零时,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B、在自重压力下,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C、在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下,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D、在压力为100kPa时,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多选题】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下述说法中( )是正确的。
A.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是指地震时能抑制可液化土层喷水冒砂的厚度
B.构成覆盖层的非液化土层是指天然地层,不应包括人工填土层
C.当覆盖层中夹有软土层,对抑制喷水冒砂作用很小,应从覆盖层中扣除
D.覆盖层厚度一般从第一层可液化土层顶面算至地表
A.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是指地震时能抑制可液化土层喷水冒砂的厚度
B.构成覆盖层的非液化土层是指天然地层,不应包括人工填土层
C.当覆盖层中夹有软土层,对抑制喷水冒砂作用很小,应从覆盖层中扣除
D.覆盖层厚度一般从第一层可液化土层顶面算至地表
【单选题】建设项目的三阶段设计是指( )
A、单位工程设计单项工程设计建筑项目总设计
B、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C、总图运输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
D、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计
A、单位工程设计单项工程设计建筑项目总设计
B、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C、总图运输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
D、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计
【单选题】对桩与承台的连接要求( )
A.砼桩的桩顶主筋不需伸入承台内
B.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30D
C.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30D
D.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40D
A.砼桩的桩顶主筋不需伸入承台内
B.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30D
C.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30D
D.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40D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