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于丙类建筑,当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严重时,抗液化措施的选择应为( )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B、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
D、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理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B、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
D、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理
【多选题】某工程对土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需要土的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该指标町通过下列( )试验确定
A、不固结不排水(UU)试验
B、固结不排水CU)试验
C、固结不排水测孔压CU)试验
D、固结排水CD、试验
E、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A、不固结不排水(UU)试验
B、固结不排水CU)试验
C、固结不排水测孔压CU)试验
D、固结排水CD、试验
E、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缩模量由现场载荷试验成果确定
B.变形模量由现场载荷试验成果确定
C.弹性模量由现场载荷试验成果确定
D.弹塑性模量由现场载荷试验成果确定
A.压缩模量由现场载荷试验成果确定
B.变形模量由现场载荷试验成果确定
C.弹性模量由现场载荷试验成果确定
D.弹塑性模量由现场载荷试验成果确定
【单选题】根据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墙后主动土压力,下列正确的足( )
A、土体破裂面与水平填土表面夹角为(45°—φ/2)
B、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
C、破裂面为圆弧
D、墙后填土产生刚性楔体整体滑动
A、土体破裂面与水平填土表面夹角为(45°—φ/2)
B、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
C、破裂面为圆弧
D、墙后填土产生刚性楔体整体滑动
【多选题】在其他情况相同时,进行液化判别下列( )不正确。
A.实测标准贯入击数相同时,饱和粉细砂的液化可能性大于饱和粉土
B.标准贯入点深度相同,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越大,饱和粉细砂及饱和粉土的液化性越小
C.粉土的黏粒含量越大,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越小
D.地下水埋深越大,临界标准贯入击数越大
A.实测标准贯入击数相同时,饱和粉细砂的液化可能性大于饱和粉土
B.标准贯入点深度相同,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越大,饱和粉细砂及饱和粉土的液化性越小
C.粉土的黏粒含量越大,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越小
D.地下水埋深越大,临界标准贯入击数越大
【单选题】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路堤时,下列( )不符合保护多年冻土的设计原则
A、堤底采用较大石块填筑
B、加强地面排水
C、设置保温护道
D、保护两侧植被
A、堤底采用较大石块填筑
B、加强地面排水
C、设置保温护道
D、保护两侧植被
【单选题】对桩与承台的连接要求( )
A.砼桩的桩顶主筋不需伸入承台内
B.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30D
C.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30D
D.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40D
A.砼桩的桩顶主筋不需伸入承台内
B.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30D
C.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30D
D.砼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40D
【单选题】当桩的l/D不很大,桩端持力层为较坚硬的粘性土、粉性土和砂类土时,这类桩按( )设计
A.端承桩
B.摩擦桩
C.端承摩擦桩
D.摩擦端承桩
A.端承桩
B.摩擦桩
C.端承摩擦桩
D.摩擦端承桩
【多选题】红黏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地基勘察时要注意以下( )特点
A、垂直方向状态变化大,上硬下软,地基计算时要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
B、水平方向的厚度一般变化不大,分布均匀,勘探点可按常规间距布置
C、勘察时应判明是否具有胀缩性
D、常有地裂现象,对建筑物有可能造成破坏
A、垂直方向状态变化大,上硬下软,地基计算时要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
B、水平方向的厚度一般变化不大,分布均匀,勘探点可按常规间距布置
C、勘察时应判明是否具有胀缩性
D、常有地裂现象,对建筑物有可能造成破坏
【单选题】基坑开挖深度为6 m,土层依次为人工填土,黏土和砾砂,如图所示。黏土层,γ=19.0 kn/m3,C=20 kpA,ψ=12°。砂层中承压水水头高度为9 m。基坑底至含砾粗砂层顶面的距离为4 m。抗突涌安全系数取1.20,为满足抗承压水突涌稳定性要求,场地承压水最小降深最接近于()
A、 1.4 m
B、 2.1 m
C、 2.7 m
D、 4.0 m
A、 1.4 m
B、 2.1 m
C、 2.7 m
D、 4.0 m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