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在下列( )情况下,桩基设计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
A、穿越较厚欠固结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
B、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地面将有大面积长期堆载
C、基坑施工临时降水,桩周为饱和软黏土
D、桩穿越自重湿陷性黄土进入较硬土层
A、穿越较厚欠固结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
B、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地面将有大面积长期堆载
C、基坑施工临时降水,桩周为饱和软黏土
D、桩穿越自重湿陷性黄土进入较硬土层
【多选题】宜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处理地基的建(构)筑物是( )
A、沉降不均匀的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
B、拟建的设备基础和建筑物
C、有吊车的工业厂房等动力设备的建(构)筑物
D、地基受水浸湿引起湿陷,应立即阻止湿陷发展的建筑物
A、沉降不均匀的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
B、拟建的设备基础和建筑物
C、有吊车的工业厂房等动力设备的建(构)筑物
D、地基受水浸湿引起湿陷,应立即阻止湿陷发展的建筑物
【单选题】下列( )选项是基桩承台发生冲切破坏的主要原因
A、底板主钢筋配筋不足
B、承台平面尺寸过大
C、承台有效高度~不足
D、钢筋保护层不足
A、底板主钢筋配筋不足
B、承台平面尺寸过大
C、承台有效高度~不足
D、钢筋保护层不足
【单选题】当新建建筑与原建筑相邻且新建建筑的基础深于原建筑基础时基础间净距一般为两基础底面高差的倍( )
A、0.5
B、1.2
C、2.3
D、3倍以上
A、0.5
B、1.2
C、2.3
D、3倍以上
【单选题】 某桥址位于一级阶地上,表层0~2 m为亚黏土,γu=19 kn/m3,2~10 m为中砂土,黏粒含量微量,10
m以下为卵石土。桥址区地震烈度为8度,地下水位为3.0 m,标准贯入记录如下。
A.测试点埋深
B.3
C.6
D.9
E.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
F.12
g.13
h.14
A.测试点埋深
B.3
C.6
D.9
E.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
F.12
g.13
h.14
【单选题】考虑基础底面压力确定A时地基承载力的代表值应取( )值
A、标准值
B、设计值
C、特征值
D、修正后的特征值
A、标准值
B、设计值
C、特征值
D、修正后的特征值
【多选题】对等效剪切波速,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等效剪切波速为场地中所有土层波速按厚度加权平均值
B.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为覆盖厚度与20m的较小值
C.等效传播时间为剪切波存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实际传播时间
D.等效剪切波速即加权平均剪切波速
A.等效剪切波速为场地中所有土层波速按厚度加权平均值
B.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为覆盖厚度与20m的较小值
C.等效传播时间为剪切波存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实际传播时间
D.等效剪切波速即加权平均剪切波速
【单选题】土中基坑采取直立悬臂式支护结构时,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最大弯矩点将位于下列( )个部位
A、基坑底面以上
B、基坑底面以下
C、基坑底面处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A、基坑底面以上
B、基坑底面以下
C、基坑底面处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单选题】下列关于桩侧负摩阻力和中性点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中性点处桩与土没有相对位移
B、 中性点位置仅取决于桩顶荷载
C、 中性点截面以下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 中性点深度随桩的沉降增大而增大
A、 中性点处桩与土没有相对位移
B、 中性点位置仅取决于桩顶荷载
C、 中性点截面以下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 中性点深度随桩的沉降增大而增大
【单选题】岩层的纵波速度(v)和密度(ρ)如下表所列。当采用地震反射波方法探测上下相邻两种岩层的分界面时,相邻岩层的下列组合中物探效果最差的是( )组合。
A.岩层
B.v波速/(m/s)
C.密度/(g/Cm3)
D.①
E.3.5×103
F.2.40
g.②
h.3.5×103
i.2.80
j.③
k.4.0×103
l.2.40
m.④
n.4.0×103
o.2.80
A.岩层
B.v波速/(m/s)
C.密度/(g/Cm3)
D.①
E.3.5×103
F.2.40
g.②
h.3.5×103
i.2.80
j.③
k.4.0×103
l.2.40
m.④
n.4.0×103
o.2.80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