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类易错题(2016-1-14) |
第1题: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决定认识 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E.认识和实践互相决定 |
查看答案 |
第2题: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倍: |
查看答案 |
第3题: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 ) 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B.台、港、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特别行政区没有国防和外交权 |
查看答案 |
第4题:明代“后七子”中散文成就较为突出的是()。 A.李攀龙 B.王世贞 C.谢榛 D.宗臣 |
查看答案 |
第5题:货币流通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是() A.自然经济 B.产品经济 C.商品经济 D.计划经济 |
查看答案 |
第6题: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E.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
查看答案 |
第7题:《科学的春天》一文的体裁属于() A.文艺专论 B.杂文 C.社论 D.史论伊德 |
查看答案 |
第8题:在条件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 ) A.条件的客观性 B.条件的复杂多样性 C.条件的不变性 D.条件的可变性 E.条件的主观性 |
查看答案 |
第9题:下列哲学派别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有( ) A.存在主义 B.实证主义 C.逻辑实证主义 D.实用主义 E.唯意志主义 |
查看答案 |
第10题:《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一文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机 |
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