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有A.炮制不当B.剂量过大C.疗程过长D.辨证不准E.

2016年01月29日来源:执业药师考试 所有评论

试题来源:2014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强化模拟试题(4)
【多选题】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有
A.炮制不当
B.剂量过大
C.疗程过长
D.辨证不准
E.配伍失度

参考答案:A、B、C、D、E
网考网解析: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一、药物和使用的因素 1. 炮制不当 一些有毒药材经炮制后可缓和药物的毒副作用,达到应用安全、有效的目的。不严格执行炮制规范,粗制滥造,不仅不能发挥中药的疗效作用,且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苍耳子有小毒,生品对肝脏有损害,需炒黄去刺用,炒后可使其有毒的植物蛋白变性凝固。 2. 剂量过大 处方中某些药物剂量的增减,很可能改变原方剂的功效和主治。大多数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都与超剂量使用有关,同样,盲目延长用药时间,也可能导致体内药物蓄积,产生不良反应。 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麻黄过量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 3. 疗程过长 中药与化学药一样,具有疗效和毒性的双重性。有的中药本身就有毒性。因此长期使用一些中药,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4. 辨证不准 临床因辨证失准,寒热错投,攻补倒置,而引起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热者用热药,火上加油 ; 寒者用寒药,雪上加霜,易引发不良反应。 5. 配伍失度 此外,误服、乱用、给药途径不正确等,亦常导致中药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 二、机体因素 1. 体质 在中药应用的过程中,机体差异的内容包括用药对象的种族、性别、生理病理状态、营养的差异。由于机体差异导致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