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答题】某市卫生局所属的甲卫生防疫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经财政部门核准,甲卫生防疫中心的工资支出、50万元以上的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50万元以下的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以及日常零星支出实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该卫生防疫中心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的规定限额为150万元。
2012年3月,市卫生局财经检查小组在对甲卫生防疫中心2011年12月财务收支、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检查时发现下列事项:
(1)2011年12月1日,为了应对口蹄疫流行病扩大流行的趋势,甲卫生防疫中心向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增拨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购买专项设备,市卫生局经审查批准了甲卫生防疫中心的申请。
(2)2011年12月2日,甲卫生防疫中心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8万元,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现金8万元,同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8万元。
当日,甲卫生防疫中心报销研究人员差旅费2万元,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一方面减少现金2万元,另一方面增加专款支出2万元。
(3)2011年12月8日,甲卫生防疫中心经办公会研究决定,将一台闲置的实验检测设备对外投资,该设备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经专业评估机构确定的评估价值为280万元。甲卫生防疫中心将设备投资后,收到被投资单位出具的出资证明。甲卫生防疫中心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对外投资280万元,增加投资收益20万元,减少固定资产300万元。
(4)甲卫生防疫中心的工资在每月上旬发放,2011年12月10日,甲卫生防疫中心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和工资发放明细表,有关凭证表明本月工资60万元已经划入本中心职工个入账户。甲卫生防疫中心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事业支出60万元,增加财政补助收入60万元。
(5)甲卫生防疫中心为了广开财路,经办公会批准,责成行政科将一部分闲置的办公场所出租,取得租金收入80万元,未纳入统一的账目进行核算和管理,由后勤部门保管,用来发放全体员工的奖金以及作为度假旅游经费。
(6)2011年12月18日,甲卫生防疫中心负责人指示采购入员张三邀请四家公司参与投标,采购600万元的通用办公设备。
要求:
分析、判断事项(2)至(5)中,甲卫生防疫中心对各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2012年3月,市卫生局财经检查小组在对甲卫生防疫中心2011年12月财务收支、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检查时发现下列事项:
(1)2011年12月1日,为了应对口蹄疫流行病扩大流行的趋势,甲卫生防疫中心向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增拨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购买专项设备,市卫生局经审查批准了甲卫生防疫中心的申请。
(2)2011年12月2日,甲卫生防疫中心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8万元,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现金8万元,同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8万元。
当日,甲卫生防疫中心报销研究人员差旅费2万元,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一方面减少现金2万元,另一方面增加专款支出2万元。
(3)2011年12月8日,甲卫生防疫中心经办公会研究决定,将一台闲置的实验检测设备对外投资,该设备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经专业评估机构确定的评估价值为280万元。甲卫生防疫中心将设备投资后,收到被投资单位出具的出资证明。甲卫生防疫中心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对外投资280万元,增加投资收益20万元,减少固定资产300万元。
(4)甲卫生防疫中心的工资在每月上旬发放,2011年12月10日,甲卫生防疫中心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和工资发放明细表,有关凭证表明本月工资60万元已经划入本中心职工个入账户。甲卫生防疫中心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事业支出60万元,增加财政补助收入60万元。
(5)甲卫生防疫中心为了广开财路,经办公会批准,责成行政科将一部分闲置的办公场所出租,取得租金收入80万元,未纳入统一的账目进行核算和管理,由后勤部门保管,用来发放全体员工的奖金以及作为度假旅游经费。
(6)2011年12月18日,甲卫生防疫中心负责人指示采购入员张三邀请四家公司参与投标,采购600万元的通用办公设备。
要求:
分析、判断事项(2)至(5)中,甲卫生防疫中心对各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分析解答题】某市研究院为独立核算的国有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情况如下:
(1)2006年2月,研究院院长王某主持会议,听取研究院办公楼扩建工程进展情况汇报。会上,副院长赵某提出:因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装修标准提高等原因,办公楼扩建工程预计超支90万元,考虑到追加预算困难且需较长时间,建议先从当年科研专项资金中划拨90万元,用于弥补办公楼扩建工程资金缺口。财务处处长丁某对此提出异议。院长王某表示:办公楼扩建工程关系到研究院科研工作的开展,且资金数额不大,可以暂用科研专项资金周转一下,但必须抓紧申报追加预算,保证资金及时归还。与会其他人员均表示同意。3月,副院长赵某指示财务处将科研专项资金90万元划拨到办公楼扩建工程。
(2)2006年7月,研究院为乙公司提供一项技术咨询服务,咨询服务费为50万元。双方约定:乙公司以现金方式支付30万元,同时以捐赠名义赠送10台价值20万元便携式电脑。11月,研究院收到乙公司以现金支付的技术咨询服务费30万元,纳入单位统一核算;收到乙公司捐赠的10台便携式电脑,直接分配给技术咨询部门人员使用。
(3)2006年8月,研究院取得房屋租金收入40万元。副院长赵某请示院长王某同意后,将该笔款项由办公室主任单独保管。9月至12月,研究院在房屋租金收入中列支职工奖金、补贴、餐费、交通费等共计12万元。
(4)2006年9月,因技术更新,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研究院将用于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12台旧设备(每台原价为20 000元),以每台5 000元的价格全部处置,取得处置收入60 000元。对于该笔处置收入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问题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认为,处置旧设备属于销售货物,取得的收入应当缴纳增值税;另一种意见认为,旧设备是以低于原价处置的,购进时未抵扣进项税额,不应缴纳增值税。财务处按规定作了相应处理。
(5)2007年3月,市财政局对研究院2006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发现研究院在会计、税收、预算等方面存在一些违规行为,决定对研究院及院长王某等予以行政处罚。研究院院长王某在接到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后即向财政局提出申诉:我虽为院长,但主抓科研,院里财会工作由副院长分管,一些重大支出事项都经院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追究我的责任不合情理,也不符合法律规定。
要求:
1.依据会计、预算、税收等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并指出研究院上述(1)至(4)情形中的不符合规定之处,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2.依据税收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和上述(4)情形,分析、判断研究院旧设备处置收入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简要说明理由。
3.依据会计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和上述(5)情形,分析、判断研究院院长王某认为自己不应对研究院违规行为负责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1)2006年2月,研究院院长王某主持会议,听取研究院办公楼扩建工程进展情况汇报。会上,副院长赵某提出:因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装修标准提高等原因,办公楼扩建工程预计超支90万元,考虑到追加预算困难且需较长时间,建议先从当年科研专项资金中划拨90万元,用于弥补办公楼扩建工程资金缺口。财务处处长丁某对此提出异议。院长王某表示:办公楼扩建工程关系到研究院科研工作的开展,且资金数额不大,可以暂用科研专项资金周转一下,但必须抓紧申报追加预算,保证资金及时归还。与会其他人员均表示同意。3月,副院长赵某指示财务处将科研专项资金90万元划拨到办公楼扩建工程。
(2)2006年7月,研究院为乙公司提供一项技术咨询服务,咨询服务费为50万元。双方约定:乙公司以现金方式支付30万元,同时以捐赠名义赠送10台价值20万元便携式电脑。11月,研究院收到乙公司以现金支付的技术咨询服务费30万元,纳入单位统一核算;收到乙公司捐赠的10台便携式电脑,直接分配给技术咨询部门人员使用。
(3)2006年8月,研究院取得房屋租金收入40万元。副院长赵某请示院长王某同意后,将该笔款项由办公室主任单独保管。9月至12月,研究院在房屋租金收入中列支职工奖金、补贴、餐费、交通费等共计12万元。
(4)2006年9月,因技术更新,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研究院将用于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12台旧设备(每台原价为20 000元),以每台5 000元的价格全部处置,取得处置收入60 000元。对于该笔处置收入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问题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认为,处置旧设备属于销售货物,取得的收入应当缴纳增值税;另一种意见认为,旧设备是以低于原价处置的,购进时未抵扣进项税额,不应缴纳增值税。财务处按规定作了相应处理。
(5)2007年3月,市财政局对研究院2006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发现研究院在会计、税收、预算等方面存在一些违规行为,决定对研究院及院长王某等予以行政处罚。研究院院长王某在接到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后即向财政局提出申诉:我虽为院长,但主抓科研,院里财会工作由副院长分管,一些重大支出事项都经院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追究我的责任不合情理,也不符合法律规定。
要求:
1.依据会计、预算、税收等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并指出研究院上述(1)至(4)情形中的不符合规定之处,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2.依据税收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和上述(4)情形,分析、判断研究院旧设备处置收入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简要说明理由。
3.依据会计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和上述(5)情形,分析、判断研究院院长王某认为自己不应对研究院违规行为负责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解答题】京雁公司和甲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年末均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格。2007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1月1日,京雁公司以3200万元取得甲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6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当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50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1900万元,盈余公积6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0万元。在此之前,京雁公司和甲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6月30日,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件A产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万元,款项已于当日存入银行。甲公司购买的A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3)7月1日,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B产品2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万元,单位销售成本为9万元,款项尚未收取。
甲公司将购入的B产品作为存货入库;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对外销售B产品4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3万元;2007年12月31日,对尚未销售的B产品每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4)12月31日,京雁公司尚未收到向甲公司销售200件B产品的款项;当日,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20万元的坏账准备。
(5)4月12日,甲公司对外宣告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300万元;4月20日,京雁公司收到甲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80万元。甲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列报的净利润为400万元。
要求:
编制京雁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相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1)1月1日,京雁公司以3200万元取得甲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6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当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50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1900万元,盈余公积6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0万元。在此之前,京雁公司和甲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6月30日,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件A产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万元,款项已于当日存入银行。甲公司购买的A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3)7月1日,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B产品2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万元,单位销售成本为9万元,款项尚未收取。
甲公司将购入的B产品作为存货入库;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对外销售B产品4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3万元;2007年12月31日,对尚未销售的B产品每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4)12月31日,京雁公司尚未收到向甲公司销售200件B产品的款项;当日,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20万元的坏账准备。
(5)4月12日,甲公司对外宣告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300万元;4月20日,京雁公司收到甲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80万元。甲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列报的净利润为400万元。
要求:
编制京雁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相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分析解答题】乐嘉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铁路运输业务,公司目前已经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2011年1月1日,为进一步激励高管团队与核心技术人员努力工作,使公司保持可持续发展潜力,乐嘉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作为上市公司,乐嘉公司不存在证券监管部门规定的不得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情形。同时,乐嘉公司作为国有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也符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规定。国内同行业已有实施股权激励的先例且效果很好。因此,公司具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条件。通过公司董事会的认真讨论,公司决定将公司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作为股权激励对象。
在董事会的具体讨论中,有五名董事分别发言,内容如下:
董事甲(董事长):公司应该积极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绩效管理模式,可以利用股票期权的方式激励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该激励模式已经被国内外大量企业使用,效果良好。此外,为了降低代理问题,公司应尽最大可能增加行权的难度。
董事乙(副总经理):公司薪酬委员会刚刚成立,尽管目前公司薪酬福利制度及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健全,但应该积极发挥其组织功效,有效地激励管理团队与核心技术人员。作为薪酬委员会的成员,我认为应尽可能地增加激励强度,提高公司高管团队与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增强高管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核心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
董事丙(独立董事):为了进一步增强董事会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除了公司高管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外,公司所有的董事和监事也应该参与到股权激励中来,只不过一定要严格把关、提高行权难度,不能让股权激励成为一种单纯的奖励行为。
董事丁(财务总监):股票期权的授予价格需要认真确定,但不能高于下列价格的较高者:(1)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2)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的公司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
董事戊(总经理):公司总股本为5亿股,公司可以从以下两种方案中选择执行具体的股权激励方案:一是从公开市场回购公司股票3000万股并分批发放;二是本公司的控股股东决定,如果公司高管能够实现股权激励方案中的业绩条件,则控股股东将转让3000万股股票给高管团队。两种方案的激励力度虽然相同,但对公司的绩效影响可能会不一样,因此董事会应慎重考虑。
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乐嘉公司各位董事发言中的观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分别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在董事会的具体讨论中,有五名董事分别发言,内容如下:
董事甲(董事长):公司应该积极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绩效管理模式,可以利用股票期权的方式激励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该激励模式已经被国内外大量企业使用,效果良好。此外,为了降低代理问题,公司应尽最大可能增加行权的难度。
董事乙(副总经理):公司薪酬委员会刚刚成立,尽管目前公司薪酬福利制度及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健全,但应该积极发挥其组织功效,有效地激励管理团队与核心技术人员。作为薪酬委员会的成员,我认为应尽可能地增加激励强度,提高公司高管团队与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增强高管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核心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
董事丙(独立董事):为了进一步增强董事会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除了公司高管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外,公司所有的董事和监事也应该参与到股权激励中来,只不过一定要严格把关、提高行权难度,不能让股权激励成为一种单纯的奖励行为。
董事丁(财务总监):股票期权的授予价格需要认真确定,但不能高于下列价格的较高者:(1)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2)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的公司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
董事戊(总经理):公司总股本为5亿股,公司可以从以下两种方案中选择执行具体的股权激励方案:一是从公开市场回购公司股票3000万股并分批发放;二是本公司的控股股东决定,如果公司高管能够实现股权激励方案中的业绩条件,则控股股东将转让3000万股股票给高管团队。两种方案的激励力度虽然相同,但对公司的绩效影响可能会不一样,因此董事会应慎重考虑。
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乐嘉公司各位董事发言中的观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分别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分析解答题】甲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自2006年以来,由于市场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丁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该公司在编制2007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前,对生产丁产品的生产线及相关设备进行减值测试。
(1)丁产品生产线由专用设备A、B和辅助设备C组成。生产出丁产品后,经包装车间设备D进行整体包装对外出售。
①减值测试当日,设备A、B的账面价值分别为900万元、600万元。除生产丁产品外,设备A、B无其他用途,其公允价值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无法单独确定。
②减值测试当日,设备C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34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40万元。设备C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无法单独确定。
③设备D除用于丁产品包装外,还对甲公司生产的其他产品进行包装。甲公司规定,包装车间在提供包装服务时,按市场价格收取包装费用。减值测试当日,设备D的账面价值1 200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1 16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60万元;如按收取的包装费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180万元。
(2)丁产品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3年,无法可靠取得其整体公允价值。根据甲公司管理层制定的相关预算,丁产品生产线未来3年的现金流量预计如下:
①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②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现金流量将在①的基础上增长5%。
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现金流量将在①的基础上增长3%。
除上述情况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3)甲公司在取得丁产品生产线时预计其必要报酬率为5%,故以5%作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
{{B}}5%的复利现值系数{{/B}}
(4)根据上述(1)至(3)的情况,甲公司进行了生产线及包装设备的减值测试,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①丁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表明丁产品生产线及包装设备均存在明显减值迹象,因此对设备A、B、
C、D均进行减值测试。
②将设备A、B、C作为一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1500-500-400-80-20)×0.9524+(1500-500-400-80-20)×105%×0.907+(1 500-500-400-80-20)×103%×0.8638
=476.2+476.175+444.857
≈1 397.23(万元)
该资产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2000=1397.23
=602.77(万元)
其中:设备C应计提的减值准备=500-(340-40)=200(万元)
设备A应计提的减值准备:(602.77-200)×900÷1 500≈241.66(万元)
设备B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02.77-241.66=161.11(万元)
③对设备D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设备D应计提的减值准备:1200-(1160-60)=100(万元)
要求:
1.分析、判断甲公司将设备A、B、C认定为一个资产组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认定结果。
2.分析、判断甲公司计算确定的设备A、B、
C、D各单项资产所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计算确定正确的金额。
(1)丁产品生产线由专用设备A、B和辅助设备C组成。生产出丁产品后,经包装车间设备D进行整体包装对外出售。
①减值测试当日,设备A、B的账面价值分别为900万元、600万元。除生产丁产品外,设备A、B无其他用途,其公允价值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无法单独确定。
②减值测试当日,设备C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34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40万元。设备C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无法单独确定。
③设备D除用于丁产品包装外,还对甲公司生产的其他产品进行包装。甲公司规定,包装车间在提供包装服务时,按市场价格收取包装费用。减值测试当日,设备D的账面价值1 200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1 16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60万元;如按收取的包装费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180万元。
(2)丁产品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3年,无法可靠取得其整体公允价值。根据甲公司管理层制定的相关预算,丁产品生产线未来3年的现金流量预计如下:
①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现金流量将在①的基础上增长3%。
除上述情况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3)甲公司在取得丁产品生产线时预计其必要报酬率为5%,故以5%作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
{{B}}5%的复利现值系数{{/B}}
①丁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表明丁产品生产线及包装设备均存在明显减值迹象,因此对设备A、B、
C、D均进行减值测试。
②将设备A、B、C作为一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1500-500-400-80-20)×0.9524+(1500-500-400-80-20)×105%×0.907+(1 500-500-400-80-20)×103%×0.8638
=476.2+476.175+444.857
≈1 397.23(万元)
该资产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2000=1397.23
=602.77(万元)
其中:设备C应计提的减值准备=500-(340-40)=200(万元)
设备A应计提的减值准备:(602.77-200)×900÷1 500≈241.66(万元)
设备B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02.77-241.66=161.11(万元)
③对设备D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设备D应计提的减值准备:1200-(1160-60)=100(万元)
要求:
1.分析、判断甲公司将设备A、B、C认定为一个资产组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认定结果。
2.分析、判断甲公司计算确定的设备A、B、
C、D各单项资产所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计算确定正确的金额。
【多选题】期现套利在( )时可以实施。
A.实际的期指高于上界,进行正向套利
B.实际的期指低于上界,进行正向套利
C.实际的期指高于下界,进行反向套利
D.实际的期指低于下界,进行反向套利
A.实际的期指高于上界,进行正向套利
B.实际的期指低于上界,进行正向套利
C.实际的期指高于下界,进行反向套利
D.实际的期指低于下界,进行反向套利
【单选题】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
A.用榨取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B.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C.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
D.推动社会进步
A.用榨取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B.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C.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
D.推动社会进步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