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查看

首页 > 法律硕士考试 > 试题查看
【分析解答题】

甲因犯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服刑12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7年,甲盗窃商场的金戒指3枚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4年,甲因诈骗罪被逮捕,主动交代了其在假释考验期内盗窃金戒指的行为。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甲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 简要说明理由。
(2)对甲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 简要说明法律根据。
(3)对甲在假释考验期满后的诈骗罪应如何处罚 简要说明理由。
(4)对甲最后的刑罚应如何确定 简要说明法律根据。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特殊主体规定的类型。《刑法》第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请对“实行犯都是主犯”这一说法进行辨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4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简述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在理论上,物权被称为“君临天下”的财产权,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物极必反